第10版:行业纵横
3上一版  下一版4
 
原材料价格上涨 调味品企业积极应对
烟台今年首批输韩泡菜装箱发运
雀巢推出改善老年人行动力的功能性食品
“菜篮子”基地蔬菜出口大增
海关助力中国大米远销海外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1年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原材料价格上涨 调味品企业积极应对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预测2021年全球农产品格预计将上涨。2021年CBOT大豆、玉米和小麦期货均价预计分别为约为1130、430和600 美分/蒲式耳,比2020年均价分别上涨约18.5% 、18.3% 和9.1%。如果2021年拉尼娜现象的持续时间和强度超过预期,将可能刺激大豆等价格出现更大涨幅。

各权威机构的预测在某些领域已经得到印证,包括食用油在内的品类已经因为主要原料成本的上升导致了终端产品的大幅涨价。调味品行业虽未完全反应到终端,但原材料方面的价格上涨已然造成了成本的压力。

利润是一个企业生存和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无论是做好成本控制和营收保证,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最终利润。主要粮食价格的上涨必将传导到相关调味品生产企业,尤其是作为调味品行业的大豆、玉米及其他粮食的价格上涨,给相关产业造成了一定的成本压力。

中国调味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白燕谈到:虽然由于产品种类的不同,主要成本不同,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程度有所差异,调味品企业仍需提前做好应对举措,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智能制造、产品创新、渠道优化等多种方式化解成本上涨的压力。

智能制造降本增效

智能制造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摆脱人力,从而减少人工失误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难以把控的现象。调味品产业做为传统制造业,在传承传统制造工艺的同时,已经开始了智能化制造的步伐。

一批优秀的品牌企业,如海天、李锦记、恒顺等都已经实现了智能化制造。通过智能化制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企业实力和竞争优势。

产品创新 避免同质化竞争

调味产品品种丰富,品类?全。即有单一调味品,又有复合调味品;即有地域性产品,又有全国性产品 ;即有发酵型产品,又有非发酵产品 ;即有?餐用调味品,又有中餐用调味品 ;即有面向终端的调味品,又有面向餐饮的调味品。而且各产品间同质化竞争激烈,价格战和流量站时有发生。

在竞争中,能够选对自身的产品定位,并始终保有过硬的产品品质,是企业避开价格战,避免限于同质化竞争的根本。

以消费者群体定位为例,中国现在有 3亿的中产阶级,他们对调味品的关注点不再是价格,而是产品品质和是否与自身的生活品味相匹配。因此,面向中产阶级的调味品和面向农村或三、四线城市的调味品的消费者定位就会不同。

渠道运营构建私域流量

调味品企业要关注这些电商平台的业务对接,分析平台消费需求,以提供相对应的产品,再辅以丰富的线上推广方式,扩大产品在这一渠道的销量。

调味品传统的经销商渠道目前依然是主流,是调味品实现大宗销售的主要方式。通过厂商与经销商的共同努力,研究线下与线上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创新经销模式。将企业服务直达消费者,构建和运营企业的私域流量,有助于提升渠道运营效率,培育消费品牌忠诚度。

市场瞬息万变,虽然主要粮食价格是否上涨仍需跟踪和研究,但作为调味品企业,建立适应现代市场变化的风险预警机制势在必行。有完善的机制制度,有专业的信息情报人员,那么企业的应对风险,就要从容很多。预警提示后,企业也能更好地进行风险防控,快速做出应对。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