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食品科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在草鱼品质脂肪蓄积调控方面取得进展
设施草莓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技术要点
必需omega-3脂肪酸对发育中的大脑有调节作用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1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所
在草鱼品质脂肪蓄积调控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谢骏研究员团队在草鱼脂肪蓄积调控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研究论文“Farnesoid X receptor is an effective target for modulating lipid accumulation in grass carp,Ctenopharyngodon idella” 在水产类国际专业期刊《Aquaculture》(2020年,影响因子IF=3.224)在线发表,该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资助。珠江所田晶晶博士和靳雅琦硕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珠江所谢骏研究员和郁二蒙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水产养殖提质增效是当前产业的重要方向,养殖草鱼脂肪过度蓄积是品质提升过程中的瓶颈之一,草鱼肠系膜脂肪过度蓄积和脂肪肝等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为了找到调控鱼类脂肪蓄积的关键分子开关,本团队以鱼类法尼酯受体(FXR)作为候选分子靶点,开展了调控途径的系列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证实FXR基因在草鱼脂肪蓄积过程起负调控作用。通过采用受体抑制剂和激活剂发现:激活FXR活性显著降低了草鱼肝脏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抑制FXR活性则增加了肝脏和腹腔脂肪的脂肪蓄积。

2.发现肠抗生素经由道菌群调控草鱼FXR。利用双抗干扰肠道菌群组成,发现FXR信号通路减弱,并导致肝脏脂肪蓄积的增加。

3.阐明FXR调控草鱼脂肪蓄积的非经典作用机制。在激活草鱼肠细胞内FXR的活性后,不需要经过血液途径而直接引发肝细胞内脂肪酸和胆固醇合成能力减弱,脂滴形成能力降低,从而缓解草鱼肝脏脂肪蓄积。

该研究结果为草鱼脂肪蓄积调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证实了抗生素滥用的新危害,未来本团队将围绕该分子途径筛选相关的品质调控物质,为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技术途径。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