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商超博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如何治好商家的流量焦虑?
回顾2020年,零售人最缺乏“冷静思考”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1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顾2020年,零售人最缺乏“冷静思考”

 

□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 赵蓉

2020年实“鼠”不易,日子总归是要过去的,与其用抱怨去荒废光阴,不如用汗水来惊艳时光,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积极向上的零售人。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减弱,实体门店下半年新开店数量逐渐增加,回看这一年,我们最缺乏的就是“冷静思考”。一窝蜂的“卖菜”、一窝蜂的“社群”、一窝蜂的“拼团”……

在一次给企业做内训的时候,笔者问过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视频号吗?”很多人是不知道的,也就是说,我们对他们说,线上拼团、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犹如“鸡同鸭讲”。他们知道的也就是个概念而已,如果我们不能先做到统一思想,理念通关,机制先行,如何能做出我们想要的业绩?没有经历不成经验,我也是久经沙场的人,在摄像头面前也会紧张,每一分钟的视频,也会不断的重复又重复的录制,管理者只有亲自参与,不断的反省、总结,才有话语权,辅导员工做好,而不是下个指令给员工就能做好。

2021年的升级,不一定是门店设计、装修、设备、环境等方面的升级,这些只要有钱就能解决,消费者需要的升级是让他们在你的店,能找到他们想要的商品,想要的服务。好好做商品,门店的场景与产品相匹配,没有卓越的产品基因,后边的事都瞎想,做好产品是王道,营销很强、产品很差的企业很危险,安心做好基础,谨慎创新。

品牌的标签在消费者心中很重要,消费实际上在向着统一化方向发展,如果盲目的增加品类的话,无法确保必要的库存数量,无法顾及到每个单品,结果只会导致由于缺货的机会损失和商品过剩的废弃损失。

宜家、优衣库、无印良品、茑屋书屋、星巴克、麦当劳这些经典零售业态是我们最好的研究对象,这些优秀的企业,低调的在做好产品,做好服务,用产品、用服务说话。成为顾客的代理,帮顾客找到需要的产品,数据分析只是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宜家家具对中国市场深度实践与研究,其对本品牌的定位坚守与中国市场与消费者迎合平衡非常好,也非常专注,让顾客可感、可接触、可想象,让购物简单、方便、易决策,为顾客提供完整可组合、可拆解的一站式简约生活方案。

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曾经说过:“这么多年来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将店长作为最高经营者,其实应该要将店员作为最高经营者,因为只有店员才离顾客最近,只有店员才更加了解顾客喜好。”

订货是门店的生命线,我们大多数企业的订货方式,都是以总部为主的铺货方式。门店是离顾客最近的人,是对顾客日常信息、反馈最熟悉的人,以店铺为主的订货方式的竞争力远远大于总部为主的铺货方式,即便是店长离职,也不会影响店铺正常经营。只有把店铺体系,真正的建立起来,让我们的每一位员工都是我们的品类担当,这样的话我们的订货也好、我们的品类管理也好,才能真正做好。

我们在巡店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店长喜欢的商品就是畅销,店长不喜欢的商品就是滞销品,这就是店长集权式订货的缺点,店长经营时间长了就有点自以为是,没有在订货上花费太多时间思考,把时间都花费在事物工作上。对店铺疏于管理,用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商品好不好卖,其实每一种商品、每一种口味都有专属适合他的顾客,我们的专业就是成为他的代理,帮他挑选适合的商品,商品没有好与不好,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分担订货的优势,解决了门店店长集权式订货的缺点,让所有员工进行订货技巧的培训,全员参与订货,重要的不是经验,而是有没有真心要做生意。当员工从单一的工作,转换为全方位的培养,员工能体会到企业的认可,每个员工负责一部分订货,会自觉的关心自己订货商品销售情况,订货作业本身很简单,但是要思考订货的内容却很难,我们现在有层出不穷的科技出现,赋能零售,但是缺少了一些成就感,久而久之订货的乐趣就会下降,无法从中得到成长。

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也是为了在信息时代不被淘汰,2021年零售人一起加油。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