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食品科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国家马铃薯良种科研联合攻关成效显著
中国农科院专题研讨奶业振兴科研联合攻关
北京牧医所新发现去势改善羊肉风味
肉羊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揭示绵羊多羔分子机制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步法”杂交制种新技术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8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肉羊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揭示绵羊多羔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肉羊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采用转录组和蛋白组学方法对无FecB突变且产羔数存在显著差异的小尾寒羊子宫进行联合分析,发现并鉴定了多个与绵羊多羔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

据团队首席储明星研究员介绍,产羔数是绵羊最重要的繁殖性状之一,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寻找影响绵羊产羔数的关键基因一直是育种学家关注的焦点。子宫作为胚胎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其功能不全可引起母畜20%-30%的胚胎损失,最高可达到40%,而胚胎受损是影响羊产羔数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以无FecB突变的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对其单、多羔子宫组织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多羔小尾寒羊子宫中,ACSS3、SDSL、ENSOARP00000002929三个基因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差异显著;相对于单羔组,在多羔组中显著上调的mRNA和蛋白质主要富集到鞘脂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能量代谢相关通路。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绵羊高产的分子机制以及培育高产绵羊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成果已发表在《蛋白质组学杂志(Journal of Proteomics)》。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专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支持。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