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0年中国北京鲜食玉米大会暨北京鲜食玉米节日前举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展会服务模式重大部署,大会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模式召开,内容涵盖鲜食玉米新优品种推介、科普知识传播、线上论坛讲座等。
大会打造行业首个线上展示全产业链产品、技术和装备平台,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带动种业和产业发展。开发了云端系统和基地VR全景展示平台。推出全行业首个小程序“鲜食玉米大会e+”,在小程序上开设云地展和云展厅,详细记录200多个展示品种在各生长期的特征。企业和参会者只要关注小程序,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相关信息,实现便捷高效的云对接。
大会设置了中国北京鲜食玉米云论坛,汇聚鲜食玉米界著名育种专家、食品营养学家、美食烹饪师等,专题报告演示鲜食玉米育种和发展现状、营养特点、烹饪方法。同时邀请北京、黑龙江、海南、四川等产区地方领导分享发展鲜食玉米产业的经验,邀请育种家、流通商、加工企业代表共同探讨进一步开拓鲜食玉米的发展策略。大会还设置了云观品鉴与科普、线上品尝等活动,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生产消费互促进。
期间,评选专家组通过盲评的方式,从田间表现、果穗产量、外观商品性及食味品质等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评选出“全国十大优秀糯玉米品种”“全国十大优秀甜加糯玉米品种”“全国十大优秀甜玉米品种”,为广大种植户选择品种提供参考。
另外,大会通过对北京市鲜食玉米主栽品种、种植基地、销售产品和销售方式进行跟踪调查和筛选评比,重点向市民推介本市鲜食玉米优质品种、优秀生产基地、优新产品、优势销售方式。
据介绍,北京已连续举办5届鲜食玉米节,具备引领产业发展的决心与实力。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一批科研机构和院校,以及国内鲜食玉米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北京着力发挥种业优势,已成为全国鲜食玉米的研发中心,引领着国内鲜食玉米的研发与推广。据测算,目前国内鲜食玉米种植面积约1/3的品种来自北京,部分育出品种品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加大,北京发展鲜食玉米迎来新的机遇与使命。今年3月,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科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北京现代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重点推进包含特色玉米在内的12大物种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实现北京现代种业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和服务链协同发展能力大幅提升,现代种业建设成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