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消费警示
3上一版  下一版4
 
统一标准 强化保护
猪肉上不同颜色、 形状的章都代表啥?
“标准版洗肉程序”刚学会,新建议又来了?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0年7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标准版洗肉程序”刚学会,新建议又来了?

 

□ 钟凯

前几天“不能在水龙头下冲洗生肉”引发全民大讨论,现在大家知道,这是为了避免水花溅洒造成微生物“交叉污染”,而且这个建议并非针对新冠病毒。

然后就出来各种科普怎么洗肉的,其中包括“标准版洗肉程序”,主要是放在清水盆里洗,不少人已经开始学习实践。

虽然这是疾控中心一位大专家的建议,但我只能说,这是“the next best thing to do”——比直接冲洗的方法略好一点,仅此而已。

最科学的做法其实是,不洗。

为什么要洗肉?一般的理由无非是,洗掉血水,洗掉病菌,洗掉污物。

血水其实主要是肉里面渗出的肌红蛋白,和牛排的“血水”一个道理,是营养,不是污物。病菌不是靠洗就能洗干净的,你永远无法洗出无菌的肉。换句话,如果能洗掉,也就不需要强调烧熟煮透了,对吧?

比较合理的理由是洗掉污物,但实际上生肉并不像你想的那样“脏”。猪的屠宰流程大致是这样的:喷淋清洗,吊起来电晕,放血,喷淋清洗,热水烫毛,喷淋清洗,开膛去内脏(不刺破肠道),劈开,清洗。牛羊鸡鸭的屠宰流程也是同样道理,整个过程也有很多控制污染的步骤,包括喷淋清洗、冷水漂洗等等。

经过这样的正规屠宰和检验检疫的肉,你真没必要再去水洗,而且无论冲洗还是泡着洗,如果有致病菌,都会污染洗碗池。关键是,洗肉本意是洗掉脏东西,但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厨房卫生操作意识一塌糊涂,洗肉的过程很可能在不经意间就造成交叉污染,得不偿失。

下面看一下根据洗肉的视频分析一下:

这只是十几秒的片段,从中有哪些污染风险?

1.虽然流水没有冲肉,但依然会激起水花,有溅洒污染风险。

2.筷子盒和餐具就在洗碗池边,且高度太低,污染风险很大。

3.左手边就是菜筐,如果是生食蔬菜,也是有溅洒污染风险。

4.手镯、戒指等饰品和皮肤接触的地方不易清洗到,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5.残余血水有可能沿碗边流下,污染右侧台面。

6.左右手频繁交换操作,多次用脏手开关水龙头,龙头污染概率很大。

后来她作了一些改进,然而还是有很多问题。所以洗肉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安慰,是一种“仪式感”。如果你实在心理上过不去,我的建议是直接焯水,省时省力好操作,清洗杀菌同时完成。(适用于红烧、炖汤之类的)

如果你还是坚持要水洗,冲着洗和泡着洗说实话没啥大区别的。生熟不分的接触污染是交叉污染的首要原因,案板、刀具、容器和手是最重要的污染源,溅洒与之相比根本不算事儿。对于大多数人,并没有良好的预防交叉污染的意识,把注意力放在生熟分开,减少额外操作才是最佳选择。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