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大家讲坛
3上一版  下一版4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要在“融”字上下功夫
食育工程值得推广
做好个人防护 捍卫防控成果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7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育工程值得推广

 

□ 张建国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联合市食药安办等部门,在全国率先启动青少年校园食育工程,帮助青少年儿童掌握系统化、标准化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营养健康知识。青少年校园食育工程以幼儿园、中小学为重点,把食品安全科普、营养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圳将研发一套标准化食育课程体系,编写一套系统化食育教材读本,培训一支专业化志愿讲师队伍,建立多位一体的青少年儿童食育教育体系。

民以食为天。无论对谁来说,“食”都是天大的事情,对青少年儿童来说,更是如此。然而,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幼儿园、中小学都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很少将“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抓出名堂、抓出成果。而且,这已经成为了定式、形成了传统,似乎谁也不愿意在“食”上狠下功夫、大做文章。

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启动青少年儿童食育工程,将“食”提升到“食育”的高度,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长期、系统的工程来抓,无疑是有远见、有创见的,值得肯定、称赞与借鉴,应该获得广泛、大力推广。

其实,食育工程的意义与价值远远超出帮助青少年儿童“掌握知识”这一范畴。在实施食育工程的过程中,完全可以也很有必要渗透劳动教育、审美教育、礼仪教育、价值观教育等,让青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获得全面、协调发展,得到快速、整体提升。

譬如渗透劳动教育。可以让青少年儿童在家长、教师或者食堂工作人员的带领、指点下,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买菜、洗菜、切菜、炒菜等,让青少年儿童动手又动脑,在掌握劳动常识、提高劳动能力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劳动的价值所在,切实体会劳动能够创造美好生活,自然而然地产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愫。

譬如渗透审美教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审美教育,他们的审美意识很可能得不到唤醒,已有的也会渐渐淡化和弱化,审美能力就难以得到正常培养和提高。以一碗普通的骨头汤煮油豆腐为例,有了金灿灿的生姜丝,撒上绿油油的香葱末,再浇上红艳艳的辣椒酱,如此色香味俱全,必然令人食欲倍增。

譬如渗透感恩教育。一饭一粥、一汤一菜,当思之来之不易。可以让青少年儿童阅读介绍家乡特色美食的文章,或者观摩制作美食的图片、影像,或者实地参观、现场操作等,让青少年儿童设身处地体会,即使是一顿普通的饭食,也浸透了许多人的汗水与心血,从而激发起青少年儿童对普通劳动者由衷的敬意。

此外,还可以渗透传统礼仪教育、爱惜粮食教育、节约用水教育、关心他人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总之,青少年儿童食育工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将其作为与教育教学同等重要的事业,积极响应、鼎力支持,不断提高青少年儿童的综合素养,持续促进他们成长为新时代“整个的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