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食品科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替代氮肥:生物固氮有了路线图
“模拟禁食”饮食或有助于乳腺癌化疗
燕麦新品种实现粮草高产
启动3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7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燕麦新品种实现粮草高产

 

本报讯 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燕麦所完成的“粮草兼用型皮燕麦新品种‘冀张燕6号’选育”农业项目,近日通过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评价,该项目的选育技术可实现粮草均高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燕麦是一种喜冷凉、抗旱、耐瘠性较强,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作物,不仅是一种饲料、饲草作物,而且由于其籽实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被世界各地认为是营养价值最高的粮食作物。我国燕麦多种植于农牧结合区,因此它不仅是产区的粮食作物,也是产区传统的粮草兼用作物,同时也是很好的刈青作物。

“从2003年开始,我们根据市场的需要,受西麦、百事、宏基、北燕等国内外一些大型企业的委托,开展了皮燕麦选育研究工作。”河北省燕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燕麦所副所长周海涛告诉《中国科学报》,为了加快育种的步伐,课题组采取引种与系统选育相结合的措施,利用核不育育种技术、燕麦四六倍体种间杂交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方法,既照顾当前又兼顾了长远的育种方向和目标,使皮、裸燕麦优良性状得到充分融合。

据悉,2008年以来,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先后育成了优质高蛋白燕麦新品种“冀张燕1号”、饲草型燕麦新品种“冀张燕2号”;2010年育成了加工专用型燕麦新品种“冀百燕1号”“冀百燕2号”“冀百燕3号”;今年又最新育成了粮草兼用型燕麦新品种“冀张燕6号”。

周海涛介绍,“冀张燕6号”选育采用了四倍体大燕麦和六倍体裸燕麦杂交,幼穗培养、温室加代、核不育育种等多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育种方法,结合多品种聚合杂交法,育成的品种“冀张燕6号”具有多个优良基因的特征特性和优点,可实现粮草均高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适宜作为粮草兼用皮燕麦品种在河北坝上及周边地区的内蒙、山西等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近年来,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不断加大对该新品种推广力度,采取良种良法一齐推,宜草则草、宜粮则粮,不同生态类型区推广不同的品种,省内与省外结合,育种单位与企业结合等措施,使新品种、新技术很快在生产上得到推广。美国百事集团、广西西麦集团、内蒙塞宝集团、河北张家口宏昊集团、广东源麦集团、福建金维他等合作累计创建燕麦高档燕麦原料生产基地50多万亩。在此辐射带动下,近三年来河北省及山西、内蒙、青海、甘肃、新疆等地累计推广面积445万亩,其中刈青面积204.9万亩,籽用面积240万亩,新增社会总产值约10.395亿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