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飞 记者李甜甜 “我们没有复工复产,因为从来没有停工停产。”北京市恒慧通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燕说,作为供应北京市肉食消费的大型企业,肩负着首都人民日常生活的肉食供应,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了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严格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稳步提升产能,全力保障市场肉食的供应。
受疫情影响,北京市恒慧通肉类食品有限公司2/3的生产员工因春节放假不能返京,雪花般的订单,市场到处告急,部分厂家涨价,面对紧急情况,生产副总、经理与值班生产员工一起到生产一线,工作16个小时以上,16个物流配送人员每天凌晨3点就开始装货配送,库房管理人员严重短缺,8个人的工作当时只有3人……
新冠肺炎疫情刚开始,面对每天200多万的订单,杨海燕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疫情期间“恒慧”品牌再一次得到印证;担心的是,能否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关键时刻,公司决定成立“攻坚队”支持生产,由杨海燕亲自带队参与生产,销售人员进入生产一线,其他非生产系统全部人员参与进库房贴标,形成全员参与生产的局面。为保障市场供应,与订单赛跑,公司员工坚守岗位,加班加点,不分职务,不分年龄。公司对在岗员工加大补贴,改善伙食,报销医疗费,视频沟通思想,尽最大能力提高生产量,得到了市政府及北京市肉类协会和诸多商超的好评。
疫情期间,董事长鹿菊荣代表公司郑重承诺,积极响应市场监管总局“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系列行动号召,承担社会责任,坚持诚信自律,在加快产能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畅通物流运输,确保安全防护,保持价格稳定,丰富市场供给。杨海燕说:“这个时候唯一想法就是保证市场供应,保证首都人民有肉吃,做好自身的份内之事,积极为政府、市场分忧,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北京市恒慧通食品有限公司在鹿菊荣、杨海燕的领导下,主动作为,积极践行企业担当,在关键时刻,依然像2003年抗击“非典”一样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2月4日向顺义区交通局捐赠医用口罩2000多个,2月22日通过顺义高丽营镇政府向医院医护人员和社区防疫服务人员捐赠酱牛肉、酱羊肉2400盒,总计10多万元。
创建于1996年的北京市恒慧通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是生产无淀粉肉的大型加工企业,该公司创新提出了“无淀粉”肉食理念,在肉食行业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97年,生产出5种无淀粉肉食产品,简称“无淀粉火腿”和“恒”“慧”“通”“泰”四种肠类产品。由于消费者对无淀粉肉食概念和内容不了解,当年只覆盖北京肉类食杂店和部分副食商场。1998年,在国内第一次提出并落实包装肉制品与导购品尝相结合,增加产品“熏园火腿”和“对野餐”“里道斯肠”,招聘60名导购员,以产品质量为基础,以品尝介绍为导向,在北京推广该模式,势如破竹,一炮打响,产品供不应求,深受北京市老百姓的喜爱,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公司实行“进超市、上新品、变营销”的方式,先后以热狗肠、烤鸭和梅花肉、培根、无淀粉火腿切片等产品为切入点,实现每年30%~40%的递增,不断追求创新发展,严格控制质量体系,筑造放心食品安全工程,被誉为中国低温肉制品的领导品牌。“恒慧”被评为“北京市著名商标”,公司先后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2018-2019年度中国食品行业优秀国家品牌”等荣誉称号,为国际、国内大型连锁超市、星级酒店和餐饮业等提供安全、营养、自然、新鲜的高档肉类制品。
为把恒慧通肉食公司建成一个相互尊重、不懈努力、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在“全员用心做得好,企业提升跟着跑”的前提下,组建了恒慧通肉食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同时发展优秀基层员工参与,不断提升管理思想,实行积分管理制度,让优秀的员工不吃亏,实现自我管理,使得广大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促进公司健康发展。为恒慧通公司发展成为百年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