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大家讲坛
3上一版  下一版4
 
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直播带货也要“带”上责任
还没到呼朋唤友聚餐时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0年4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还没到呼朋唤友聚餐时

 

据北京日报消息,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不少餐馆也陆续开门营业,恢复堂食服务。渐浓的“烟火气”让人暖心,可一些现象却令人忧心:有的餐饮场所,对错位就餐规定执行得并不到位,还有不少市民开始聚餐。

“少出门”“不聚餐”,这是疫情发生后,大家对个人防护的基本共识。如今,两个多月过去,眼看防控形势好转,生活渐回正轨,亲朋好友想聚一聚、放松一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现在显然还没到放心大胆扎堆儿聚餐的时候。要看到,境外疫情加速蔓延,北京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口岸城市之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巨大,不必要的聚集,尤其是摘下口罩同桌聚餐,只会加大暴露和感染风险。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过日子继续“宅”一些,特别是不聚会、不聚餐,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围桌而坐、推杯换盏,飞沫在不经意间“口口相传”可能性很大。在此次疫情中,因家庭聚餐引发的聚集性疫情比比皆是。而近日外省出现的一例“本土新增病例”,就存在与无症状感染者聚餐的情况。这无疑提醒我们,新冠病毒非常狡猾,还存在许多未知的风险。保险起见,即便“过了隔离期”“没有任何症状”,也最好不要轻易聚集、聚餐。

“此时不聚,日后才能更好相聚。”为了不让来之不易的抗疫战果付之东流,我们还需要再坚持一段时间、再克制一段时间。对广大餐饮企业而言,既要恢复经营、做好买卖,更要承担起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控制就餐人数、拉开桌椅间距、全面推行公筷公勺、在店内外候餐区取餐区结账区划设“一米线”等防控规定。尤其是要对顾客进行积极科学的就餐引导,不能为了上座率或碍于面子,对一些高风险行为听之任之。

“战疫”还在路上,我们必须消除盲目乐观心理,继续拧紧防控“发条”,等到胜利时再相聚。

(北京日报)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