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消费警示
3上一版  下一版4
 
淡水鱼能传播新冠肺炎吗
2020年第一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件
安全食用野菜的消费提示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0年4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淡水鱼能传播新冠肺炎吗

 

谣言:

网传不要吃淡水鱼,因为很多地方有厕所搭在鱼塘上或者在鱼塘洗便桶的习惯,现已确认粪口传播病毒了。

辟谣:

最近有传言称由于有些地方“厕所搭在鱼塘上或者在流经鱼塘的水中清洗便桶”,所以养出来的淡水鱼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甚至通过餐桌传染给食用者。

我们考虑最极端情况:首先,有携带病毒的粪便被排放到鱼塘中,一部分留在水中,一部分被鱼吸收。存于水的部分因目前没有研究表明是否还存在感染能力,而且不会直接接触到消费者,因此不做讨论。

其次,被鱼吸收的病毒是否能通过鱼传染给人呢?病毒的感染通常有一定宿主范围和需要一定的温度范围。新型冠状病毒是乙型冠状病毒属的种类,乙型冠状病毒成员主要感染人类及其他哺乳纲的动物,为恒温动物。淡水鱼类属于鱼纲的动物,为变温动物。鱼类和人类在分类地位上差异很大,而且体温差异也很大。人类的正常体温是36 ℃左右,新型冠状病毒已经适应这个温度进行感染和繁殖。但是在36 ℃水温下,很多淡水鱼都无法生存。因此,淡水鱼类不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在食用淡水鱼时,推荐高温蒸煮,因为新冠病毒经56°C高温蒸煮30分钟即可灭活,所以即使鱼体或表面仍有病毒,经过最后的烹饪步骤也可以“高枕无忧”了。

但别忘了在处理过食材后也要洗手消毒!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