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养生保健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战疫期间居家如何防“抑”?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0年3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上接08版

乳扇

乳扇(Milk Fan)是中国云南白族等民族喜食的一种传统奶酪,系用热的木瓜酸水加入牛羊奶制成。乳扇出自白语“yenx seinp”。Yenx 是古汉语“乳”字的白语转读,seinp 是白语“丝线”的意思,古汉语译为“乳线”,不谙白语的人形容其“形如折扇”,因此,“乳扇”系半意半音之译。虽然乳扇没有确凿的史料记载,但我们仍能寻觅到自古沿袭的痕迹,如,以元代《白古通纪》为蓝本的明朝《南诏野史》记有“酥花乳线浮杯绿”,由此猜测,乳扇可能出现在元朝。

可以想象,在800多年前,忽必烈大军南下云南,定居至此的蒙古族也许带来了遥远家乡的奶食味道。在云南,这种转化乳汁的奇妙手法一直流传至今。

乳饼

乳饼(Milk Cake)也叫乳腐、牛乳片。是中国南方如广东、云南、广西等地群众常吃的一种奶酪。广东和广西等地以水牛奶为原料,借助食醋凝乳制作乳饼;云南则用羊奶或牛奶为原料,通过用自然发酵羊奶的上层清液(称酸水)使奶蛋白凝固来制作乳饼。共同点都是凝乳后再沥干乳清取凝块而制成。

中国制作乳饼的习俗久远,至少起源于明朝。乳饼不仅风味独特,可常温保存,而且吃法很多,可以煎、蒸、煮、烤,或者蘸糖吃。百姓人家经常吃水煎乳饼,品其本味;青豆米烩乳饼,则是回族群众的传统美食。

酪干

酪干(Dried Royal Cheese)也称奶酪干、炒酪干,缘于清朝皇宫御膳房,制作方法类似宫廷奶酪,使用醇法凝乳,经加热浓缩和炒制而制成,呈诱人的金黄色或琥珀色,常配以花生仁、杏仁、芝麻、葡萄干、核桃仁、瓜子仁等辅料,黏软耐嚼、满口余香,是北京地区颇具特色的传统奶酪,传承至今。创建于清光绪初年的“奶酪魏”就是以擅长制作炒酪干而闻名京城。

酪干的制作要点是将鲜牛奶倒入锅中,预热到约80℃,加入适量白糖搅匀溶解,待煮沸后加入适量江米酒并搅匀,然后温火熬制并间隔分次地将大凝块分成小块,熬至水分(乳清)渐少且锅中凝乳呈糊状时便开始快速不停拌炒,直至变稠变干,再加入适量干果仁,拌匀后出锅入盘,晾凉即成。

奶酪消费

奶酪成为消费新增长点

受饮食习惯、生产成本、乳清利用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奶酪生产和消费水平很低,人均奶酪消费不到0.1千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6。全球奶酪消费最高的欧盟,人均消费量达18.7千克;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韩国,人均奶酪的消费量也分别达到了2.4千克和3.1千克。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饮食营养的更高追求,奶酪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所认知,近年我国奶酪消费量逐年增高。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奶酪年实际消费量已突破30万吨(含稀奶油奶酪),未来我国奶酪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9%以上。

奶酪产销群体日益壮大

西式糕点、餐饮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新时代我国奶酪产业的崛起。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区的民族奶酪也得到快速发展。很多有国外留学或生活经历的年轻人,对奶酪认可度高。同时,随着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一二线城市白领一族愈发取向西式快餐休闲食品,2000年以后出生的青少年和儿童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共同组成了日趋庞大的奶酪消费群体。

奶酪走上百姓餐桌

奶酪是一种健康食品,中国人如果要丰富自己的餐桌,奶酪必不可少。中国奶酪的发展方向除了丰富并改善奶酪口味之外,餐饮以及食品开发是重点。奶酪不仅是很好的营养品,而且还是很好的调味品,汤、馒头、包子都可用奶酪改善口味。土豆、海鲜等西餐一直以奶酪调味,如果和餐饮业结合起来,开发适于中国消费者口味的菜品系列,奶酪消费会有更大的增长。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