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消费警示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中消协发布2019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
变绿马铃薯还能不能食用?
味精吃多了对身体有害吗?
53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0年3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产销售伪劣防护物资 北京警方刑拘 人
53

 

疫情之下,防治、防护物资供不应求,一些不法人员便打起了歪主意,就连原本卖假冒品牌化妆品的商贩也临时“转行”,想借机大捞一笔。北京市公安局通报,截至3月10日,北京警方共破获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防治、防护产品物资案件19起,刑拘53人,查扣假冒伪劣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治、防护产品、物资45万余个(件)。从这些侦破的案件来分析,网络销售平台成为了售假“重灾区”。

2月8日,警方接群众举报称,有人在网上售卖假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治、防护产品、物资。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会同怀柔分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于2月11日在庙城镇成功端掉涉案团伙用于存放伪劣防治、防护产品物资的窝点,现场查获一次性“三无”口罩9900余个、防护服9400余套、防护镜2900余个。

让专案组意外的是,民警在该窝点检查时,现场还囤放着9000余套名牌化妆品,但这些身价不菲的“大牌”化妆品却摆放凌乱、做工粗糙。后经相关品牌公司认定,这些都是假冒产品。

专案组兵分两路,于2月29日在北京、海南两地同时收网,相继抓获周某某(男,42岁)、高某(男、32岁)和赵某(女、43岁)三名涉案人员。在审讯中,涉案人员交代,他们原本是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的,疫情发生后“转行”销售伪劣防治、防护产品、物资。目前,周某某等三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怀柔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进一步侦办中。

北京警方提示,在购买相关防治、防护物资时,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避免上当受骗,一旦发现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拨打110或环食药旅总队公开举报电话010-83061992,向公安机关举报。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