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食品科技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科学家破解优质蛋白玉米育成之谜
中国科学家发明蓝藻无害化处置新方法
鳜鱼养殖新技术在武汉喜获成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0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鳜鱼养殖新技术在武汉喜获成功

 

本报讯 近日,从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农村局获悉,鳜鱼养殖新技术试养成功,2020年将投入量产。据悉,该技术通过驯养鳜鱼从食肉转为食用饲料,使鳜鱼生长速度更快,降低成本的同时,品质还得到提升。

据介绍,鳜鱼被称为淡水“鱼中之王”,生性凶猛,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传统养殖要配套养殖饵料鱼品种,如鲮鱼、小鲫鱼、鲢鱼等,通常首选为麦鲮。而要想养好鳜鱼,首先要养好这些饵料鱼种。

“养1亩水面鳜鱼,要配套2亩水面鲮鱼,而鲮鱼养殖是很多鳜鱼养殖户最头疼的事。养大了鳜鱼吃不下,养小了鳜鱼吃不饱产量低。有些养殖户干脆自掏腰包直接购买饵料鱼,一年下来成本激增,不堪重负。”据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饵料鱼(鲮鱼)属暖水性鱼类,水温低于7℃时便不能生长。因此除了华南地区,其他区域养殖鳜鱼均受到饵料鱼的条件限制,这也导致鳜鱼无法越冬。

此外,饵料鱼容易携带病毒,存在较大交叉感染的风险。一般的鳜鱼养殖户很难丰收。

使用饲料驯养鳜鱼,主要是将传统的池塘养殖改为集装箱和网箱集中高密度养殖,采用悬浮饲料喂养,实现快速高效,生态优质。这一模式优势明显:一是降低鳜鱼发病率,切断饵料鱼传染途径;二是投喂方式简单,劳动强度小;三是节约近三分之二的池塘资源;四是降低成本,鳜鱼养殖成本只需要约8元/斤,相比现在普遍的18元/斤大幅降低;五是减少水体污染。

在武汉市蔡甸区鳜鱼驯养基地,可以看到这里在水深3米的水域中架设了20口网箱,网箱规格一致,长5米、宽5米、深2.5米,网箱放养密度1600尾,单个网箱可以收获成鱼1600斤左右。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