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商超博览
3上一版  下一版4
 
2020年首场大雪拷问北京商业
王俊洲: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2020年零售业要走出舒适区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0年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
2020年零售业要走出舒适区

 

进化生物学家利伯曼在他的名作《人体的故事》里提醒人们,在追求舒适时别忘了舒适给身体造成的危害:就拿人类在4万多年前就开始穿的鞋来说,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舒适轻便、支持性良好的鞋子是有利于健康的。但实际上,足弓垫和硬而弯曲的鞋底在带来舒适的同时,也会导致扁平足和足底筋膜炎。那些为了舒适和时尚的设计,经常会损害脚部的自然功能。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舒适背后的健康问题,开始主动选择走出舒适区,比如穿更简单的鞋子甚至找机会打赤脚,坐“冷板凳",睡硬板床,时不时“主动”饿饿肚子等等。个人如此,一个组织抑或一个行业,是不是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呢?在组织的运行、行业的认知上有没有导致退化和损害的“舒适区”?

零售业曾经有一段时间的“舒适期“:开店就有客流,货架待价而沽,商品服务外包,每年双位增长。这样的舒适生活,对零售企业的“血液循环系统”“骨胳和肌肉”的健康发育很不利,当宏观经济下行、互联网竞争加剧时,问题就暴露无遗。那些能主动走出舒适区的企业,更有可能赢得优势。

有舒适的就有不舒适的。舒适让人松懈,不舒适给人历练,就像赤脚跑和硬床板。零售业不舒适的地方是若干年来形成的利益格局,有企业内部的,有供应链上的。敢于向不舒服区开刀,找不舒服,就是在冲出舒适区。

主动走出去还是被动走出去,怎么成功走出去,走进可持续的健康的舒适区,最难的还是在思想上,难就难在人们往往停留在思想的舒适区而不自知。例如,人们在读书学习时,往往喜欢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自己能够理解的。更容易接受的是能佐证或强化自己立场的观点和说法,而不是否定自己立场的观点和说法。

在行业研讨会上,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场景:当大家在讨论新技术或新模式时,有人会顾左右而言它,用“商品为王“之类的绝对真理去贬低新事物,把自己封闭在思想的舒适区。对新鲜事物排斥而不是拥抱,这就是思想上的“舒适区”。只有在思想上不断走出舒适区,才能有行动上的突破和创新。

对于已经到来的2020,大家有很多新的期许。随着整体发展节奏逐渐变慢,原来的发展模式会变得不适应,原来的舒适区会变得不舒适。所以,2020年,在行业变得不那么舒适的时候,我们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应该积极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是被动地走出去,不仅是经营,还有思想。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