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食品工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版面导航     
 
2020年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品工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食品产业规模显著突破、门类极大丰富、企业不断壮大、品牌多元绽放。伴随汹涌澎湃的时代发展大潮,食品工业与新中国同行,拼搏奋进,成功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成长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

粮食

总体产量再创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粮食产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其中,谷物产量61368万吨(12274亿斤),比2018年增加365万吨(73亿斤),增长0.6%。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播种面积稳中略降,粮食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9年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连续5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六连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要确保谷物面积稳定在14.2亿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我国粮食消费还处在刚性增长的阶段,处于紧平衡状态,要继续贯彻国家“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同时优化粮食结构。强化政策支持、守住耕地红线、强化科技支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三个关键方面。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率提高,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技术大面积推广,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强,预计明年我国粮食产量将进一步提高,同时粮食生产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茶叶

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国有茶园面积4400万亩,茶叶年产量260万吨;全国现在从事茶产业的人员,初步统计有1.15亿人左右,其中茶农8千万;全国茶叶面积和茶叶产量分别占世界的60%和45%,稳居世界第一位;茶叶每年有10%以上出口,每年出口额16亿美元左右。茶叶在整个农业生产、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茶叶“产大于销”,走出去是去产能的重要途径。茶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商品,茶文化也一直是中华文明传播于全世界的重要象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地,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口红利。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中国茶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焙烤

在国际同行业中影响显著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70年来,我国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时至今天,已成为国内食品行业重要领域,在国际同行业中影响显著,为普天下老百姓享受美好生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的数据及行业测算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份国内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产品(含糕点/面包、饼干、糖果巧克力、冷冻饮品、蜜饯、方便面和其他方便食品制造)产量合计约为2112.67万吨;主营业务收入4501.92亿元,同比增长6.67%;利润总额372.9亿元,同比增长6.63%,但行业利润率仍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究其原因,既有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城市综合规划趋严、进口原辅料价格上升等外部因素,亦有对政策形势变化、运营模式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响应滞后等内生因素。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前,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产品的追求、对网络配送不断增长的需求、对线下门店体验日益提高的要求,正是企业修炼内功、提升品牌形象、扎实前行的好机会。

食用油

市场需求上升 生产形势趋稳

据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分析,2019年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预计达2546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69万吨。其中,受大豆、油菜籽进口量明显减少的影响,豆油、菜籽油产量分别比上年度减少156万吨、20万吨;花生油增加2万吨,其他植物油增加5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量855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44万吨。其中,棕榈油、菜籽油、豆油、其他植物油分别增加137万吨、44万吨、30万吨、33万吨。出口量27万吨,比上年度减少2万吨。食用植物油国内消费量3338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万吨,主要是因为农村进城务工人数、农村居民收入比上年度均有增加。2020年,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预计达2603万吨。食用油消费总量呈小幅上升趋势。

《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预期到2020年,中国粮油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1万亿元,年均累计增速达9%;同时,预期到2020年,中国粮油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企业数量达30个。由此可见,我国粮油业前景可人,其中食用油行业发展势头正劲。

中小包装食用油消费量逐渐上升,占据着食用油市场的主要地位。

肉类

总体市场供应平稳

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主要畜禽生产除猪肉外,其余稳定且略有增长。其中,生猪生产呈现恢复态势,牛羊禽肉增加较快。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5508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499万吨,下降8.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猪生产,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组织进口和国家储备肉投放,保障肉类市场供应。

其中,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养殖行业产能去化近40%,市场供给存在巨大缺口。全国生猪出栏40978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8601万头,下降17.3%;猪肉产量3181万吨,下降17.2%。

前三季度全国肉牛出栏3136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95万头,增长3.1%;牛肉产量458万吨,增加14万吨,增长3.2%。

前三季度全国羊出栏21781万只,比上年同期增加544万只,增长2.6%;羊肉产量330万吨,增加7万吨,增长2.3%。

前三季度全国家禽出栏101.98亿只,比上年同期增加9.26亿只,增长10.0%;禽肉产量1539万吨,增加142万吨,增长10.2%。禽蛋产量2372万吨,增长5.5%。

据海关总署消息,国内市场需求旺盛,肉产品进口增加显著。2019年1至11月,我国进口肉类548.5万吨,累计同比增长42%。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