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21日,由北京市商务局和市文旅局作为支持单位,北京烹饪协会、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和北京商报社联合发起成立的“首都餐饮文化研究发展基地(中国京菜研究发展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该基地以首都餐饮文化建设为中心,同步开展理论、传承、创新、应用和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引导餐饮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塑造具有文化内涵的首都餐饮品牌,助力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建设,增强首都餐饮文化建设的社会影响力和贡献力。餐饮基地内设三个机构:一是首都餐饮文化理论研究专家委员会。聘请资深餐饮文化专家、学者,深入挖掘北京古都餐饮文化,定期出版研究报告、论文典籍,奠定首都餐饮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二是北京古都餐饮文化传播中心。开展餐饮企业(包括老字号企业)以及烹饪大师、传统烹饪绝技等工作;继续出版《薪传》中国烹饪名家系列丛书;北京烹饪大师传承谱系系列书籍,研究丰富首都餐饮文化的内涵建设。三是教育培训委员会。实施“德艺匠心”教育培训工程。开展餐饮企业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的理论与技术提高培训;在校、在职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等,并将培训与就业、培训与传承有机结合,为首都餐饮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北京烹饪协会会长云程指出,首都餐饮文化建设是推动首都文化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服务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首都餐饮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打造高质量首都餐饮文化平台,有利于促进首都餐饮文化的顶层设计;有利于首都餐饮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动首都餐饮文化成为全国同行业领先的示范标杆。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关宇表示,将鼓励和支持包括“首都餐饮文化研究发展基地”在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参与非遗保护工作,促进非遗的传播、合理利用和发展,同时也服务于北京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升京味饮食文化的体验水平,提高北京旅游服务品质。
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强调:一是抓好传承。要以基地为平台,抓紧对重要的北京饮食文化资料开展抢救、整理和研究;要通过文字、录音、录像等形式,对京城餐饮名店名师名菜进行记录保存;要对京菜全面挖掘整理,形成完整的传承谱系。二是抓好传播。要创新传播形式,丰富传播内容,不断加强首都餐饮文化宣传,彰选首都餐饮文化特色,宣传北京餐饮文化品牌,推广北京餐饮行业标准规范。三是抓好传习。大力加强行业协会、餐饮企业与教育机构的合作,借助行业协会丰富的大师资源、餐饮企业众多的实践岗位和教育机构优质的教育平台,传授餐饮文化知识和烹饪技能。加强科技在餐饮行业的应用研究,加强对餐饮业新模式、新工艺的研究,加强对餐饮业经营管理的研究,并且在研究的基础上大力加强这些领域的人才培养,推动餐饮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