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营养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家养”的肉一定更好吗?
吃油豆角中毒?是你的烹饪方法不对
喝茶越浓越好?小心心律失常
冬季怎么吃才能 润燥、预防感冒?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喝茶越浓越好?小心心律失常

 

□ 副主任医师黎海文 王欣

“清茶一杯,元气百倍”。喝茶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爱好,国内很多农业大学有茶艺专业,其他大学还有茶文化的选修课,足见茶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闲暇之时,亲朋相聚之日,总免不了“饮茶聊天”,而很多人偏爱“浓茶”,觉得浓茶喝起来味道更加浓郁。那么喝茶是否越浓越好呢?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黎海文表示,茶水与咖啡类似,都可以起到醒脑解乏的提神作用。茶叶中含有咖啡因、鞣酸、茶碱和维生素等。其中,咖啡因可兴奋大脑和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茶碱、维生素均有预防血管硬化作用。由此可见,饮茶之于人体来说是有好处的。不过这只是在适量饮清茶时,浓茶反而过犹不及,长期喝浓茶可能对心脏和血管有害,饮用过量还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黎海文介绍,浓茶引起心律失常主要与茶叶中含的咖啡因和茶碱有关:首先,浓茶中的咖啡因含量较高,可刺激交感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导致心动过速或者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表现为胸闷气短、心跳加快、心慌等症状。其次,茶叶中的茶碱可使大脑皮层兴奋,浓茶中茶碱含量较高会引起烦躁不安甚至失眠等症状,持续性的烦躁或失眠会导致血压升高,久而久之,不可避免的造成心血管系统的损伤,诱发心律失常。

吉林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欣指出,浓茶中的含氟量偏高,长期饮过浓的茶,反而易引起龋齿,同时还会使牙齿表面沾上一层釉黑色。

常饮浓茶易骨质疏松。这是因为浓茶中的咖啡碱含量较多,而咖啡碱既可抑制十二指肠对钙的吸收,又可加速尿中钙的排出。由于抑制吸收和加速排泄这双重作用,导致体内缺钙,易诱发骨中钙质流失,天长日久,便会出现骨质疏松症,容易发生骨折。

饮浓茶可促使胃酸分泌过多。因为茶中的生物碱可降低能够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胃壁细胞分泌出大量胃酸,久而久之易形成胃、肠溃疡或使已有的溃疡面难以愈合。

常饮浓茶可能会引起便秘。茶叶中的茶多酚对肠胃黏膜具有较强的收敛性,浓茶中的茶多酚含量高,收敛性就更强,会减缓胃的收缩和肠道的蠕动,因而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引起大便干结甚至便秘。

此外,大量饮茶还会使多种营养素流失。营养专家发现,现代人的营养不良症并非吃得不好,而是营养成分失去了平衡。其中,茶是造成营养失衡的因素之一。因为过量饮茶会增加尿量,引起镁、钾、B族维生素等重要营养素的流失。所以饮茶不仅不宜太浓,而且应避免反复冲泡使大量水分进入体内,致使营养素随着尿液流失。

说到现在,浓茶的危害已经基本了解了,可什么样的茶算作浓茶呢?黎海文提醒,目前似乎并没有公认的标准,不过可以简单的用一句话判断:“察其颜,尝其味”。“察其颜” 就是看茶水的颜色,浓茶的颜色一般较深且茶水浑浊,待茶凉后可见茶水上浮着一层浅浅的茶油。“尝其味”即饮茶时的口感,浓茶常味苦、涩。一般爱喝浓茶的人也就是为了这份口感。

酒宜陈,茶宜淡。黎海文建议,爱喝浓茶的人可换换口味尝试一下清茶的味甘(口味),采用下面这种更为健康的泡茶方式:1.泡茶温度、时间的控制:泡茶的水以八十到九十度为宜,第一泡约半分钟然后弃去以去除表面浮尘,然后加水泡三五分钟将茶包取出或将茶水倒出饮用。2.茶叶量:茶叶不要放的过多。以2~6克,泡出来的茶汤清冽,口感清新无苦涩之感为宜 。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