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乔生 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的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的综合评议工作,昌平、怀柔、通州、密云四个区日前通过评议,进入社会公示程序。据悉,本市东城、西城、海淀、顺义四个区前期已完成创建工作,获得北京市食品安全示范区称号。这标志着本市已有一半区域达到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评价要求。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食安办安排部署,北京市于2015年被列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第二批创建试点。东城等四个区率先完成创建,针对昌平、怀柔等十二个区,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严格按照《北京市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绩效评估实施细则》,在2018年度针对7大类,包括“阳光餐饮”工程建设、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行为治理等226项指标对各区创建工作绩效进行了全面评估。今年为推动各区持续巩固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成果,以各区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情况为重点,再次进行了示范区创建绩效现场复核。
有关负责人表示,取得食品安全示范区称号的区应将创建工作常态化,进一步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建立完善政府监管、行业规范、百姓监督的共治平台,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推动食品生产经营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