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热点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未考虑取消“中国学生饮用奶”标志认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
京承农业扶贫战略合作现场签约19个项目
京津冀三地开展种子联合执法行动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9年8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京津冀三地开展种子联合执法行动

 

本报讯 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种子管理部门联合开展了2019年京津冀种子市场联合检查行动。

这是京津冀三地连续第五年开展种子联合执法,是深入推进《京津冀沪渝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亲诚惠容共同发展合作共识》、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京津冀种子联合执法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和深化京津冀种业协同发展的重大举措。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种业处、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种业管理处、北京市种子管理站、天津市种子管理站、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北京市怀柔区种子管理站、天津市蓟州区种子管理站、河北省廊坊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共8家单位30名种子执法人员参加了此项行动。

会上,三地执法人员就机构改革期间各地种子执法情况、省际间种子市场监管以及行政指导与具体业务部门工作衔接等情况进行了交流和座谈。

首先,大家对2018年京津冀三地种子联合执法行动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一是建立了京冀联合执法长效工作机制,为联合执法提供基本遵循和工作指导。二是创新了联合检查形式,现场对种子企业进行法律法规培训,督促企业转变不规范的经营方式。三是即时追踪联查中发现的违法线索,最终查处2家违法企业,案件查处取得成效。

会上,三地就各地种子执法情况进行了交流。北京市创新市场监管手段,通过将检查结果网上公示的方式,对不规范企业形成有力震慑;在严厉打击假劣种子和侵权行为的基础上,加大对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处罚的方式,取得了种子案件查处的重大突破,全年全市做出行政处罚的案件共41起,罚没款50余万元。河北省积极开展《种子法》及地方法规的培训工作,有效落实经营主体备案制度,妥善解决各项纠纷调解,积极探索马铃薯、食用菌等新型种子监管方式。天津市根据种子企业少、经营门店多的特点,以地方立法为突破口,严格落实备案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监管。

执法人员先后对天津市蓟州区、北京市怀柔区和河北省三河市种子市场上的玉米及蔬菜种子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种子经营企业资质和门店备案情况、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种子标签及使用说明的规范性,等等。执法人员共检查三地种子企业和经营门店12家,检查玉米、蔬菜等作物品种共计200余个。检查中发现,三地种子经营门店里均有其他省企业的玉米、蔬菜种子在销售。

经过近几年的联合执法和法律宣传,大部分企业已树立规范经营意识,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不规范的情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仍有部分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标注不规范现象。如将使用说明中适应性应当标注的内容标注为适宜种植区域和季节;部分企业的二维码追溯网址不能有效追踪种子加工批次以及物流或销售信息。第二,三地均有部分蔬菜种子企业在本省市范围内销售标签标注规范的种子,而将标注不规范的老包装种子销售到其他两地的情形。针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对销售者进行了教育,并责令其改正。三地种子管理机构对于在联合检查行动中发现的本地区企业的涉嫌违法行为,均依法进行记录和处理,事后将处理结果向其他两地通报。

本次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执法工作交流,了解了京津冀种业发展及市场监管情况,执法人员相互学习了先进的工作经验,共同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通过联合执法检查,及时发现了三地交界区域种子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及违法经营现象,并依法、及时进行了查处,对于规范京津冀种子市场秩序、推动京津冀种业协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