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热点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北京传播高居榜首
2019中国食品辟谣 与科普论坛在京举办
农业农村部将举办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8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9中国食品辟谣 与科普论坛在京举办

 

2019中国食品辟谣与科普论坛8月7日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的《中国食品辟谣联盟2018-2019年度工作报告》显示,随着短视频的兴起,食品谣言呈现方式视觉化、传播路径社交化,比文字谣言更具蛊惑力。与会专家认为,对应的科普辟谣机制要跟上节奏,要建立常态化的科普工作机制。

会上公布的《中国食品辟谣联盟2018-2019年度工作报告》显示,2018到2019年度,辟谣联盟共发布原创权威辟谣信息30余篇,联盟网站发布及转发相关食品科普信息累计1500余条。

《报告》显示,随着短视频的兴起,食品谣言出现了呈现方式视觉化、传播路径社交化等新特点。食品谣言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视频形式传播,比文字谣言更具蛊惑力。因此,对应的科普辟谣机制也要跟上节奏。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副主任周展科在论坛上表示,网络谣言治理进入了新阶段,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对谣言及时研判,及时查证,权威辟谣,有效排解民众顾虑。

周展科认为,加强网络辟谣工作应坚持内容为要,坚持守正创新。要积极回应民众关切,增强辟谣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用科学严谨的内容,以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提升辟谣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谣言进行有力回击,最大力度消除谣言恶劣影响。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表示,食品安全关系到民生福祉和社会和谐,共建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首先,应该加强食品安全领域正面信息的宣传,积极披露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监管信息,净化食品安全谣言产生的土壤,同时通过搭建媒体平台,加大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宣讲力度,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增强辨别和抵御谣言的能力。

“此外,要做强大数据挖据应用,特别是社交媒体要加强技术创新,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立网络食品安全谣言的制度监测、筛选、确认,以及处置的机制。做成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及时辟谣的闭环系统,让公众了解食品谣言,进而提升辨别谣言的能力。”高延敏说。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应急与评估处处长方晓华认为,有效地治理食品安全谣言,要用正确的知识对谣言进行快速反击;同时,要在辟谣后主动传播普及科学的食品安全知识,让谣言止于真相。 (杜燕)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