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和恒天然共同主办的中新奶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山西省太原市成功举办。“国际交流对中国奶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大,未来中国奶业国际化大门会永远打开。发达国家奶业的利益联结机制,优质牛奶的生产,环境保护等都走在前面;另外,未来中国人从喝奶向吃奶转变,要消费更多奶酪等干乳制品,这些都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升整个中国奶业产业水平。”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表示。
新西兰使馆初级产业部秘书史皓文表示,乳业合作是新中双边关系的亮点,中新奶业交流中心是乳业合作的亮点,环境等问题是中新奶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新西兰政策持续关注乳业对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奶牛数量减少,预测未来牛奶产量的增长主要依靠奶牛单产水平的提高。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立足中国奶业发展规律,谈到中国乳制品行业在改革开放40年各阶段的发展亮点和亟须面临的转型与升级。通过中新奶业的良性交流,将为国家奶牛产业技术转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畜牧工程分会副理事长施正香对我国规模牧场典型粪污处理与工程案例进行了讲解。恒天然集团许莹分享了恒天然中国粪肥资源化利用的思路。
活动最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作了《国内外牧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案例分享》。他表示,对中国奶业来说,只有建立符合国情的奶牛养殖管理系统和生产规范、提高奶牛养殖者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平,才能实现生态可持续与多方共赢,而这一切离不开中新两国奶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经验分享与技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