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连锁百强的发布得到业内普遍关注,除了对中国零售领军企业过去一年的表现有了“一站式”的了解,大家也希望透过百强的数字,看到未来一段时间行业发展的热点和焦点。为此,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问:2018连锁百强的门店数增长比上一年有明显的提高。在线上零售比重越来越高、实体店客流下滑的环境下,出现这种“逆势增长”,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答:最主要的因素是小店的迅速增长。正如百强报告发布的,2018年,百强便利店企业就新增门店12000个,占了百强新增门店总数的近三分之二。应该说,中国零售市场已经进入便利店加速发展期。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苏宁和永辉两家企业门店数量的快速增加。如你所言,大型超市和百货店等主力业态受线上分流因素的影响,客流下降,开店速度放缓。但在全渠道零售快速布局的阶段,苏宁、永辉等企业通过快速开设贴近社区的小型门店,其中苏宁小店2018年开出4485个,永辉2018年新增门店有70%为小型门店。加大小店开发应该是这些领军企业全渠道零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2018连锁百强只有18家企业实现了销售和门店两位数的同步增长,其中除了便利店一枝独秀,家居连锁的业绩也很亮眼,除了红星美凯龙和居然之家,宜家家居和尚品宅配也有稳定增长。
答:中国家居市场规模大,集中度低,很多低线城市还是以建材家具市场为主,家居专业连锁业态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两家家居连锁品牌,红星美凯龙和居然之家2018年的销售规模GMV分别达到1374亿元和710亿元,门店增长速度也分别达到22.6%和35.9%。这些连锁品牌的发展,将推动家居零售市场的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问:除了这些快速增长的部分,我们也看到相当一批百强企业销售和开店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对未来零售市场意味着什么变化?
答:2018年,百强企业中有30家企业出现销售和门店的负增长,主要集中在百货店和大型超市,一方面反映了这些传统主力业态在一二线市场面临的困难,一方面也是门店饱和度过高和竞争过度的必然结果。在增量空间趋小的情况下,门店资源重和企业兼并收购就会成为新的增长方式。2018年我们已经注意到一系列并购活动的发生。相信在2019年,零售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活动依然会很活跃。
问:2018年的零售创新层出不穷,包括线上零售融入线下、前置仓、社区拼团等等。2019年会不会有更多创新型的零售品牌进入连锁百强榜单?
答:的确有很多新的有活力的零售创新模式,发展速度快,资本也很关注。全渠道作为互联网时代零售业的新常态,是所有零售企业的共同选择。三个方面将影响未来零售创新发展的格局:一是实体零售拓展线上业务的能力和增长速度,二是资本对零售业的持续关注和投入,三是新模式下的顾客体验的品质感和稳定性以及盈利模式的不断完善。当然,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必然也会对百强的格局产生最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