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农业农村部最近发布了《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规划分析了我国水禽遗传改良现状与形势,提出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了主要水禽品种的遗传改良技术路线,并明确规划了主要工作内容。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建立完善的现代肉鸭、蛋鸭、鹅和番鸭商业育种体系以及半番鸭繁育体系,培育水禽新品种、配套系10个以上。自主培育的肉鸭品种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蛋鸭稳定在90%以上,鹅稳定在80%以上,番鸭和半番鸭达到50%以上。主流品种具有国际竞争力,能达到或者超过国际同期最好水平。
规划中提到,肉鸭品种的遗传改良要开展区域性、差别化育种,其中瘦肉型肉鸭以满足市场对分割鸭肉产品的需求为主要目标,以北京鸭为基础,重点选择体重、饲料转化率、胸肉率、腿肉率、皮脂率性状;烤炙型肉鸭以满足我国不同区域对烤鸭品质的需求为主要目标,以北京鸭为育种素材,重点选育体重、皮脂率、胸肌率和肉品质性状。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烤鸭市场的消费特点,制定相应育种技术指标,培育适宜的品种。
《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的发布,将进一步促进北京鸭种质特性的开发利用与推广,加快我国水禽良种培育步伐,提升水禽种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水禽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