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猪价大幅波动为特征的猪周期,因受疫情影响,业内当前已达成共识,即本轮猪周期的行情拐点已提前到来,疫情的出现加速了生猪产能的出清速度。
非洲猪瘟疫情自去年8月国内首次暴发至今已将近8个月,生猪养殖行业遭遇了冰火两重天。从最初的养殖户恐慌性抛售至2019年1月中旬,生猪价格刷新了2006年以来的历史低点。然而,在生猪产能遭受重创的主要因素作用下,生猪价格开始爆发性上涨,开启了本轮猪肉价格的“牛市”。
布瑞克农信集团研究总监林国发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养殖行业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情,深度亏损后将迎来行业复苏,持续支撑行业上涨主要在于未来预期好转。非洲猪瘟已严重影响产业的正常运行,预计2019年度猪肉产量将下降15%~20%。参考过去2个周期猪价牛市上涨及供需关系评估,2019年猪价有望刷新历史高点,均价也明显提高。另外,由于疫情严重影响到种猪产能,本轮猪价牛市有望延续更长时间,行业盈利能力提升。
同时,受猪价影响,预计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将上涨至1.8%左右,环比上涨1.2%左右。林国发分析,按照猪肉在CPI中2.25%~2.5%的占比,将对4月份同比CPI产生1.35%~1.5%的正值影响,预计今年二季度CPI将出现明显上涨,达到2.5%~2.7%的影响水平。
本轮猪价牛市已经启动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非洲猪瘟疫情自暴发之日起截至2019年3月18日,之前的疫区省份已经陆续解除封锁,现在仅剩9处疫点、疫区地未解除封锁。
1月中旬,生猪价格刷新了2006年以来的历史低点。而在农历新年过后,生猪价格开始爆发性上涨,尤其是前期疫情较为严重的东北、华北地区。布瑞克数据库显示,辽宁在短短不足一个星期时间,生猪均价即从8元/公斤左右飙升到12.5元/公斤,涨幅高达56%。
林国发认为,这是因为东北及华北地区前期受疫情影响严重,区域养殖深度亏损,大猪陆续出清,无论是主客观因素,都导致补栏不足,年后大猪供应锐减。
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基本肯定的是,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全面开涨。之前一个月,只有仔猪、能繁母猪价格在上涨,淘汰母猪价格并没有上涨,但现在连淘汰母猪的价格都在上涨,这反映出当前市场的火热。
冯永辉说,全国生猪市场的平均盈利情况,在2018年这一年,大概出现了不到10个月的亏损。今年最近一周的生猪市场行情表现较为理想,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在14.5~14.8元/公斤,就目前而言,这样的价格意味着整个生猪行业已经基本上摆脱了亏损状态,南北方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生猪供应短缺的现象。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2月,我国生猪存栏环比降5.4%,同比降16.6%;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19.1%,环比下降5%。不仅环比降幅较1月扩大,同比降幅更为近10年来最大。
>>下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