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区某小学家长张女士表示,孩子在学校的饮食除了要保证卫生外,希望学校能及时向家长公示每周午餐菜单,便于家长及时调整早晚餐,保证营养的均衡。“我们家孩子每天吃什么我基本不知道,但是每次接到孩子第一句就是饿了。”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家长曹女士介绍,学校没有食堂,中餐主要由供餐单位提供。“每个学期末,学校都会邀请部分家长参观讨论。选择哪家餐饮公司,学校也会听取家长的意见。”
曹女士认为,孩子饮食的健康和安全是最重要的,吃什么不用过于讲究。不建议家长过度关心孩子每天在校的饮食,这可能也会让孩子特别敏感。
针对陪餐制度,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傅山幼儿园园长解菊认为,根据幼儿年龄小、自我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等不同的年龄特点,幼儿园的“陪餐”制度要有不同的内涵,这个陪餐不仅是陪伴孩子就餐,同时更多的是“关心、呵护、照顾幼儿进餐”。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副校长虎占智表示,除了要建立陪餐制度,学校饮食还应该重点关注操作规范。从原材料验收、食品粗加工、成品加工到洗刷餐具的把控,再到对人员及厨师等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要求,都需要学校一一进行把控和监督。(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