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冬,市民的“菜篮子”再添一个新叶类品种——由市叶类蔬菜创新团队从欧洲引进的“阿波罗绿”,这种生菜还是首次“落户”北京,也使得全市耐寒性叶菜新品种已达25个。
市叶类蔬菜创新团队是由北京市农业科研单位、农大等很多专家组成的,5年来团队以生菜、芹菜、快菜、油菜、菠菜等五种叶菜为重点,开展了品种选育与繁育、病虫害防控、农产品安全与加工流通关键技术、互联网+蔬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示范工作。其中,选育叶菜新品种34个,包括7个快菜品种、10个油菜品种、8个散叶生菜品种、4个结球生菜品种、2个芹菜品种和3个菠菜品种。
这些选育出来的油菜、生菜、快菜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比如新增的快菜新品种共7个,其中,京研紫快菜是全国首个紫色快菜品种,具有紫色叶片、白帮、耐热等特点。在12个生菜新品种中,结球生菜品种有4个,散叶生菜品种有8个,其中的散叶生菜北紫生4号花青素含量高,叶片长、口感好,耐抽薹、耐热、抗性强。选育的3个菠菜品种解决了菠菜易抽薹、不耐寒和适应性差等问题,商品性好;选育的芹菜品种突破越夏栽培难关,填补了夏季芹菜供应的市场空白。
叶菜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曹之富告诉记者,2012年到2017年团队选育推广的耐寒蔬菜品种包括北生4号、农大菠菜1号、京绿2号、粉莲1号、新紫冠等24个品种,今年,阿波罗绿生菜又首次“落户”北京,其采收期较普通露地蔬菜可延后半个月,每茬亩产量可达2吨,比普通散叶生菜增产20%左右,主要供应麦当劳等快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