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消费警示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中国消协:农村集贸市场涉嫌假冒和“三无”问题多
近半数龙井茶存在问题
这2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消协:农村集贸市场涉嫌假冒和“三无”问题多

 

本报讯 中国消费者协会10月31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8年中国消协开展的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情况。调查显示,农村集贸市场涉嫌假冒产品和“三无”产品问题发生率高,抽查的全国155个农村集贸市场过半存在涉嫌假冒产品。

据介绍,为了解中国农村集贸市场发展状况,中国消协于2018年5月-9月开展了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工作。共实地调查体验了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1个地市(区)的155个农村集贸市场,完成4846份消费者感知调查有效样本。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栗元广表示,经过近些年发展,中国农村集贸市场满足了农村消费者基本生活需要,并发挥了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辐射和带动的作用。但由于在质量管控、卫生安全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农村集贸市场假冒伪劣、“三无”产品、过期食品等问题多发,农村消费者对农村集贸市场满意度不高。

中国消费者协会商品服务监督部主任皮小林表示,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农村集贸市场实地体验评价得分67.12分,处于及格水平。分地区来看,华东和华南得分相对较高,东北和西南得分相对较低。

具体来看,中国消协在调查中主要发现农村集贸市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村集贸市场涉嫌假冒产品和“三无”产品问题发生率高,155个农村集贸市场中有87个市场存在涉嫌假冒产品,73个市场存在“三无”产品,43个市场存在伪劣产品,27个市场存在过期产品。

二是农村集贸市场内部管理和设施配置不足,近六成市场内缺乏专门的管理制度,公平秤和消防设施普及率均不足三成,流动性市场表现更差。

三是超过七成的农村集贸市场存在儿童玩具安全隐患,超四成市场存在婴幼儿服装安全隐患。

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中国消协建议:强化市场制度建设,开展“制度上墙、措施落地”行动;做好农村集贸市场分类建设,强化部门协同监管;坚守质量安全底线,落实经营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农村市场监管力量与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开展农村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大力推广农村集贸市场示范点建设;做好农村消费教育,提升品质消费意识,培育农村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商标品牌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和维权法律意识。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