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大家讲坛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电商平台有能力成为食品安全监管高地
学校食堂采购食品要100%索证索票
平遥假陈醋被曝光 带来的思考
莫让盛宴成“剩宴”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8年10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让盛宴成“剩宴”

 

□ 一名

今年国庆期间,去某地参加朋友婚礼。婚礼阵仗并不大,但宴席规模却有点让人咂舌:一桌8人,冷盘热炒再加点心,一共上了28道菜。快吃完时,桌上还有七八个菜一筷没动。有人调侃:说这是刚上的菜也有人信啊。

宴请浪费行为,社会各界深恶痛绝。“光盘行动”获得全国上下积极响应,这些年相关部门发布了不少条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效显著。然而,在一些地方浪费现象并未消失。

一些地方的宴请浪费之风难以遏制,原因林林总总,但说到底,是人们好面子、讲排场的虚荣心和生怕被人小看了的心理在作祟。一位宴席上的“常客”直言不讳:宴请上请的根本就不是饭,是主家的体面。在此心理驱使下,勤俭节约成了小气寒酸,奢侈浪费反受鼓励而大行其道。

或许有人要说,置办一席丰盛的酒席才能显示出对人生大事应有的重视,更何况现在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也完全消费得起。但消费不等于浪费,对人生大事的重视也不应建立在对有限资源漠视的基础上。宴请浪费,往小了说,是耗费钱财浪费食物,往大处讲,是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更进一步说,会让攀比之风蔓延。

既要隆重熨帖,还得节制有度,怎样才能让“盛宴不剩”?

解开这道难题,关键得给面子找对“出口”。大办宴请,无非是想赢得社会认可,获得心理满足。因势利导、转变荣誉激励,让浪费的没面子,让节约的有面子,有助于早日刹住浪费之风。一些地方的红白事理事会制定规约的做法值得推广,对浪费严重的宴请公开通报批评,给予文明节约的宴请表扬和鼓励,让面子不再跟浪费画上等号。

此外,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将自助餐形式引入传统宴请呢?以美观的菜品造型和现场的灯光音效来彰显格调、提升品位,同时客人可以按需自取、量力而行,减少浪费。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