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海淀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城乡仓储大超市进行突击检查。
本报讯 记者张乔生 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今年本市中秋、国庆前夕,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全面加大了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力度,覆盖食品药品生产、流通和食用全环节。市民关注的中秋月饼总体安全状况良好,抽检中发现2批次不合格月饼,食药监部门已立案查处。
月饼种类多,价格实 中秋临近,京城月饼热销,记者通过走访商场超市,浏览网店发现,今年的月饼品种繁多、馅料丰富,既有传统的五仁、豆沙、椰蓉、云腿、蛋黄等馅料,也有时髦的小龙虾、奶黄馅料,不仅有甜口,居然还有麻辣口味。在外形上,突破了以往“圆胖矮墩墩”的造型,出现了大圆饼、心形、椭圆形。虽然消费者的选择更多了,但是这些月饼价格却都很“实在”,很多月饼标价都在10元/块以下,再加上商家推出的买送、节令打折活动,价格就更加优惠了。
食药监局严查月饼食品安全 针对中秋节期间月饼生产销售的特点,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月饼生产企业、商场超市、经营月饼的餐饮服务单位集中开展月饼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严查生产环节,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原辅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记录等制度。加强流通领域检查,要求经营者严把月饼进货关,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严格检查月饼包装、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月饼储存条件,以及不按照食品贮存条件要求贮存、销售月饼等违法行为。加强餐饮服务单位自制月饼监管,严格规范添加剂食用行为。
2批次月饼不合格退市,企业已被立案。
今年,各级食药监部门共在北京地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抽检180批次月饼样本,抽样范围覆盖了20家月饼生产企业和本市各大家商场超市、食品市场、餐饮企业。对重金属、色素、防腐剂、微生物、致病菌等指标进行了检测,包括:铅、铝的残留量、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诱惑红、日落黄、亮蓝、脱氢乙酸、大肠菌群、霉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中,2批次样品不合格,分别是:位于大兴区的乐购特易购商业(北京)有限公司金星路分公司销售的“老味月饼(伍仁月饼京式)”,生产企业是河北省廊坊市兆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日期是2018-08-03,菌落总数超标。
位于海淀区的北京御茶膳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零售分店销售的“南五仁月饼(苏式果仁类)”,生产企业是北京喜寿盈堂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生产企业是北京御茶膳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日期是2018-08-20,霉菌超标。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执法总队孟辉表示:“我们已责令上述销售不合格月饼的生产、经营企业停止生产、经营相应产品,相关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立案调查,将依据调查结果,作出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后续将持续加大对上述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抽检和监督检查频次。”
通过微信群、朋友圈购买无证月饼风险大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针对目前个别通过微信售卖所谓无添加、无污染“家庭自制手工”月饼的现象,提醒网友注意,其使用的原材料无从考证,超范围、超限量滥用添加剂的情况时有发生,食品大多通过快递发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企业食品生产加工资质,以及保障食品安全的必要环境、设施条件等真实信息无法核实,没有明确的生产地址供消费者追溯来源。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加强自我保护,谨慎购买此类月饼。
国庆节临近食品安全检查持续加强 国庆节将至,食品消费将进入旺季,据悉,今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将加强各类食品药品风险排查整治,加大对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打击,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保障节日期间首都市民食品安全。检查重点区域为繁华商业区、旅游景区(民俗旅游村)、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节日和旅游度假消费集中区以及交通场站、餐饮服务集中区、批发市场等人员密集地区等;划定的重点检查场所为月饼等节令食品生产者、大型商超、承办集体聚餐餐饮服务单位、连锁经营餐饮服务单位、中央厨房等;重点检查品种为月饼、肉制品、乳制品、酒类、保健食品、民俗特产食品等热销食品及水产品、畜禽产品、食用油、饮料、糕点、水果、冷冻食品、食用农产品等节日大宗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