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热点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食品标注“零添加”容易误导消费者
证书花钱就能办 质量主要靠自律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年8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品标注“零添加”容易误导消费者

 

走进超市,食品货架上很多包装都标注着“零添加”“不添加”的字眼。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就此指出,食品企业在产品包装上标注“零添加”“不添加”,容易误导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

孙宝国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中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产业,但为数不少的食品企业,一方面享受食品添加剂给食品生产、储存、销售、食用带来的好处,一方面在抹黑食品添加剂,误导消费者,刻意标榜“零添加”。这种做法不但违背客观事实,也对消费者不负责任。

孙宝国说,有的食品包装上采用瞒天过海的做法,醒目标注不添加某些食品添加剂字样,而实质上添加了另外一些食品添加剂。举例来说,有的饮料标注不加香精,而实际上加了乳化剂;有的酸奶声称不加防腐剂,而实际上加了增稠剂。

孙宝国说,很多消费者对添加剂存在误解,比如说,我们生活中接触很多含木糖醇的食品,木糖醇其实就是一种添加剂,它是甜味剂中非常好的一种。其他如糕点、月饼等食品也含有木糖醇。

为什么很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闻之色变?孙宝国说,其一是因为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概念不清楚,比如明矾、香料、卤水、石膏等都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此外,一些食品企业的误导也是造成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恐慌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新华社)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