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冯文亮 为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奠定良好的基础,8月2日,《北京市餐饮业客用卫生间清洁卫生示范导则》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餐饮业相关导则,标志本市餐饮业“厕所革命”正式启动。
《导则》分为七个部分共40余款,除了“建立环境卫生制度”和“卫生间不得设置在食品处理区内”等基本要求外,还对客用卫生间外部及内部环境、设施、清洁操作和消毒操作等作出了详尽的规定。
其中,要求卫生间保持通风良好,无臭味和异味,单设通风除臭设备且运行正常,宜采用物理除臭方式,并有适当照明;卫生间与外界相通的可开启的窗,应设置易于清洁的纱窗,卫生间与就餐区域直接相通的门能够自动关闭;卫生间男女标识等指示牌应使用国家标准图形,位置醒目;卫生间应设置面镜,安装牢固,保持其干燥,无水渍;便池应采用水冲式,保持畅通,不堵、不漏;配备卫生纸、纸篓、便刷等,坐便器宜提供一次性坐垫;非用餐高峰期宜每60分钟检查一次,用餐高峰时宜每15分钟检查一次,同时做好记录;卫生间全面消毒应每日不少于1次;龙头、扶手、烘手器、洗手池、通风口等处的消毒应每日不少于4次等等。
《导则》发布后,将由中国烹饪协会、北京烹饪协会、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北京西餐业协会在会员单位率先实施,并逐步在全市餐饮业全面推广。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介绍说,“这个《导则》是餐饮业首次对客用卫生间做如此详尽的规范,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组织专家在行业内大力培训宣传贯彻《导则》内容,引导餐饮企业按照《导则》实施。《导则》将全面提升餐饮业卫生间环境设施和服务管理水平,实现卫生间便利、舒适、环保,体现厕所文明。”
北京市食药监局餐饮监管处负责人段志永表示:“《北京市餐饮业客用卫生间清洁卫生示范导则》的发布是深入推进‘阳光餐饮’工程,实施首都餐饮业品质提升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是继《北京市餐饮业就餐区和后厨环境卫生规范》发布后提升首都餐饮业品质的又一举措,将通过示范引导带动,逐步在全市餐饮业全面推广,实现餐饮企业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提升,全面提升首都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为消费者提供升级用餐体验,也为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