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食品科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增加特级酒 不再区分高度酒与低度酒
牡丹籽油在食品中应用大有可为
加工食品中糖摄入风险将被评估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8年5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工食品中糖摄入风险将被评估

 

为推动《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贯彻实施,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三五”规划(2016-2020)》要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近日正式启动我国居民市售加工食品中糖摄入风险评估项目。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宁指出,开展我国人群加工食品中糖摄入的风险评估,是贯彻落实国民营养计划、加强营养素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减少糖摄入建议,掌握我国人群加工食品中糖摄入现状及其健康风险的重要举措。风险评估结果将为风险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标准、指导食品行业向营养健康转型发展,科学解答公众关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据了解,目前加工食品中含糖量影响不小。2017年原国家卫计委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显示,35-44岁居民中,口腔内牙石检出率为96.7%,牙龈出血检出率为87.4%,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与10年前相比,上升了10.1个百分点。

相关专家表示,口腔健康状况与个人饮食习惯、口腔保健行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一方面,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和保健意识仍有待提高,口腔健康行为养成尚需时日;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蛋糕、饼干等精加工含糖食品及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增加,提高了龋齿病的发生风险。而多位专家2015年发表的相关论文中称,来自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诊断的大量结果证明:食用高糖的加工类食品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即使在保持卡路里摄入量不变的前提下,高糖食物更加容易引起糖尿病与相关症状以及过早死亡。因此,食品减糖很有必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与营养健康所、相关科研单位、行业协会在食物消费量数据和加工食品中糖含量数据的共享利用,研究不同地域饮食习惯和不同重点人群糖摄入量的差异,加强对不同糖含量检测方法对比验证和检测数据审核利用,进一步开展糖摄入与健康之间关联分析等。          (消费网)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