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国玉米加工业进入新时代
2018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京举办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8年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8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京举办

 

4月19-20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共同主办的“2018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

此次大会将焦点从食品安全延伸到安全与健康并行,围绕6个重点方向开展专题研讨。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位国际知名专家齐聚北京,分享其在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趋势解析。与此同时,陈君石、庞国芳、孙宝国等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国内知名专家代表及百余名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代表参会,与国际专家进行深度交流与沟通。

本次会议除聚焦长期关注的营养与健康、食品产业链安全以外,还增加了食品真实性评价与溯源技术、国际食品检测方法体系与中国对接、网络餐饮的安全与健康发展等新热点。

关注主题:

从食品安全延伸至安全与健康并行

中国的食品安全从2008年到2018年,经历了凤凰涅槃式的十年磨砺与成长,实现了稳中向好的发展,97.6%的食品平均抽检合格率也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在大会致辞中表示,我国食品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发展质量日益提升。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6.6%;实现利润总额7015.6亿元,同比增长8.5%。他表示,当前,食品行业进入发展新时代。食品消费升级,为全球食品行业繁荣发展开启了新蓝海,对食品行业安全健康提出了新要求。我国陆续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国民营养计划、国家食品安全规划等国家政策,为中国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引领和方向,为全球食品安全与健康提供了 “中国方案”。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十年来,中国食品工业加快夯实科学基础,提升中国食品安全水平。中国食品工业在食品安全产业链的完善再造与发展方式由高速向中速转轨的双重压力下,走过了理念愈发清晰、目标更加坚定的风雨十年。

十年磨砺:

中国食品安全由被动应对走向风险预防

孟素荷表示,“在中国食品科技界的共同参与下,国家风险评估、风险交流体系形成有效的科学积累,舆情环境逐渐向好。它使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从十年前的危机应对,走向现在的风险预防和消费者教育,从而更加主动、从容。”孟素荷认为,中国食品工业正经历深刻转型,增速由2008年的26.7%,下降到2017年的6.6%,但中国食品工业体系却愈发健康稳健。在全球体量最大的食品消费市场上,2017年国家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7.6%,较2014年的94.7%提高了2.9个百分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表示,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食品安全水平得到大力提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新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监管体系向统一监管转变,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取得成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显著提升,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力度加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有效运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交流已有良好开局。但是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环境污染、小农经济的农产品原料供应、食品产业基础薄弱等,使得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未来食源性疾病将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来源,新消费需求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与环境污染不容小觑,食品安全网络谣言还未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还有差距,中国食品安全标准还有待进一步与国际接轨,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在“加强对抗菌药耐药性的遏止刻不容缓”的报告中指出,抗菌药耐药性(AMR)问题是当前对全球公共卫生最复杂的威胁。为此,AMR问题在国际上得到高度重视,中国也发布了国家行动计划,并已在减少(人、动物)抗菌药的使用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中国还缺少不少基础信息,包括中国的AMR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危害以及环境影响有多大(包括经济损失)、抗药基因有哪些及其传播途径和后果。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广泛和深入地研究,才能制定合乎国情的控制措施。当前的国际共识是应对AMR问题,必须遵循One Health原则,即覆盖人、动物、食品、环境的健康,而不是单打一。建议除了预防医学外,联合其他相关领域,共同攻关。

六大方向:

为行业发展新问题带来新思路

近30年来,中国食品产业的不断壮大助推食品科技与国际接轨,而食品领域的科技创新又助力我国食品产业实现从价格竞争到价值提升的转变。

此次大会聚集的六大专题方向,直击中国乃至全球食品产业发展新问题,国内外的食品权威专家及企业界人士的思想交融,为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思路。主要包括:食品真实性与溯源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企业工厂卫生设计与标准技术、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标准化、网络餐饮的安全与健康发展等。

聚集各方:

用科学之手推动食品工业快速转型

为有效推进产业的健康转型,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大会举行了以“企业家的责任——食品安全与健康并行”为主题的企业家高峰对话。来自杜邦营养与健康事业部、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荷兰皇家菲仕兰、雀巢研发(中国)有限公司、金光集团中国食品、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饿了么等企业的负责人出席了活动,并与代表们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及提出未来工作目标。

大会期间,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正式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此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中央研究所等知名企业将在食品科技与产业,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安全与教育、科普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搭建科技与产业的对接平台,会间也进行了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表示,中国与10年前相比,人民健康与安全意识的提升,使食品安全的触点更多、更复杂。因此,科技在未来食品安全与健康评价中,将被更多聚焦。

(新华网)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