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祖远
来到武夷山,看到山区处处是茶园,市区茶行林立,可见茶是武夷山的主要产业。武夷山有四大名茶,那就是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名传古今。
武夷山群山环抱,地处亚热带,四季气候和暖,雨量充沛,山区云雾弥漫,适宜种茶。武夷山著名的岩茶,就是生长在山岩,岩壑之间,或壁立于万仞悬崖上。生长的土地,是四周岩石,经亿万年风化堆积而成,土质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武夷岩茶,香高持久,味浓醇爽是其特点。武夷岩茶采摘标准,与一般绿茶不一样,须待新芽梢长到顶芽开展后,才可以采摘。顶芽全面展开后采摘,是最理想的标准。宋朝范仲淹曾留下歌咏武夷茶的诗句:年年春至东南来,建溪春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我是个爱茶的人,来到武夷山,一定要去大红袍景点,亲眼目睹那六棵,长在岩壁上的大红袍的风采。就在天心岩九龙寨,离地面,约有九公尺之高,常受山泉滋润,品质虽佳,但是探摘不易,年产七两。我在摩崖石刻“大红袍”标示下拍照,表示到此一游。远远望去,这六棵闻名遐迩的大红袍,青翠矮小,与印象中的数百年老树的苍劲,落差甚大。传说中,天心岩有二棵高耸入云,人不可攀的老茶树,而今安在?
至于大红袍的得名,更有不同的传说。一则是,茶树高耸入云,人不可攀,或长在悬崖上,十分危险,寺僧训练猴子探茶,并穿上红衣,便于辨认。因此,将采下来的茶,命名为“大红袍”。其二是,天心禅寺的方丈,用九龙寨上的神茶,治好了赴京赶考学子的病,因此考中状元,特地回寺,感谢神荼救命之恩,将御赐红袍,披挂在茶树上,因而得了“大红袍”之美名。其三是,明朝时,此茶已列为贡品,每逢采茶时节,皇帝会派七品官来采茶,官员将红色官袍,披挂在树上,才开始采茶,因此,采下的茶,被命名为大红袍。
不论如何传说,大红袍已经为武夷山增添了一景,同时为武夷山的岩茶,树立了不可一世的品牌。爱茶人到武夷山,一定要目睹它的庐山真面目。
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岩,山水相依,人文一体,儒释道等文人雅士,喜欢在此修练,因而留下不少诗文。今人也有不少作品。郁达夫游武夷山后,有诗云: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郭沫若游九曲溪时,更写下:“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武夷一小丘”。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