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食苑杂谈
3上一版
 
我的乡情是一坛老酒
地米菜
汆花鲢
豆油卷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米菜

 

□ 老夫子

地米菜是老家的一种叫法。其实,它的学名叫荠菜,也许是因为它长在野地里,密密麻麻,矮小瘦弱的缘故吧。

地米菜,据资料记载属十字花科,一、二年生草本,羽状,叶被毛茸。春天开小白花。性喜温和,耐寒力强,野生于田野,嫩株作蔬菜,花果全入药,性凉,味甘淡,具有凉血、止血功能,主治吐血、尿血、痢疾等症。

每年冬天,地米菜经不住阳光的诱惑,悄悄地从泥土里探出头,一棵棵长在野地里,嫩嫩的茎叶绿油油,水灵灵,显示出蓬勃生机,给大地增添一层新绿。

地米菜过去是来喂猪的。小时候,一年四季打猪草。冬天里野菜少,我就挖一些地米菜回家,剁碎,拌上粗康喂猪,那可是上乘的饲料。春天,大地回暖,正是地米菜生长的旺季。每天放学后,一手拿铁铲,一手拎竹篮,到麦地菜地或果园里去采地米菜。大集体时期,家家户户养猪,户平两头猪,一头卖国家,生活条件好的农户,一头留着家里吃,当然,更多的农户是把牲猪卖给国家。我家穷,每年把另一头猪卖给食品所,在那里买一些猪头、猪脚、猪油、猪肠回家过年,那是不要肉票的。尤其是猪油,庄稼人干重体力活,吃不起猪肉,猪油是不能少不的。那时候猪肉好吃,不像现在这样吃精饲料,全部吃的是粗康和野菜,像冬天的地米菜、野恙菜,春天的茅菜、燕麦、五爪龙,构叶菜,夏天的菱角草、鸡头泡,秋天的野白菜、红萝卜叶等天然野莱。

真正吃上地米菜,是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粮食丰产丰收,猪不再吃地米菜,吃自家产的粮食和菜园的蔬菜,人倒是开始吃地米菜了。在我很大的时候,母亲将地米菜挖回,洗净,和炒白菜一样,在锅里清炒,放点盐,然后起锅,吃起来好香。每年过春节,母亲将地米菜和猪肉合成馅,包饺子或炸春卷给我们吃,那个鲜啊诱死人,令我终身难忘。

在我老家,每年农历三月三,有吃地米菜煮鸡蛋的习俗。据说,吃了地米菜煮的鸡蛋,一年不头疼,甚至还被人传作灵丹妙药。小时候,每年三月三,我都要吃母亲用地米菜煮的鸡蛋。记得母亲一大早,从菜地里扯回一把连根带花的地米菜,洗净后放入锅内,舀两瓤井水,从坛子里摸出几个鸡蛋,放在锅里,盖上锅盖,再点火烧灶,几分钟后,鸡蛋就煮熟了,母亲揭开锅盖,一股热气腾空而起,我迫不及待地把小手伸进锅里,母亲却用锅铲拦住我,小馋猫,别烫着手,等凉了再吃,保证有你吃的。那时候,家里不管有多穷,全家人都要吃一个地米菜煮的鸡蛋。走上社会,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新家,每年冬春,我都要挖些地米菜回家,熬粥、青炒、凉拌或者包饺子、炸春卷、煮鸡蛋吃。

如今,老家的地米菜成了新宠,一遇双休日,城里人开着豪车,带着家人,到我们乡下来挖地米菜,大包小包的,一袋袋带回家,做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