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饮品世界
3上一版  下一版4
 
液态奶经历升级挑战
郎酒核心产品节前停供
羊奶粉加速抢占市场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年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液态奶经历升级挑战

 

奶粉配方注册制,使得奶粉行业日渐规范,而另一乳制品类液态奶也正在经历升级挑战。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波及的不只是奶粉产品,国内乳企的液态奶在消费者心中的好感度也直线下降,进口液态奶顺势入局抢占市场。目前进口品牌仍然持续输入,缓过气来的国产品牌则希望“收复失地”,“升级”成为双方的共同目标。从常温奶到低温奶,从普通奶到有机奶,品类开始增多。如何进行消费者培养、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如何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各液态奶品牌的必修课。

巴氏奶成风口

受消费升级的趋势带动,消费者的液态奶消费开始呈现从常温奶向巴氏奶过渡,巴氏奶成为国内乳企的必争之地。所谓巴氏奶,是指通过巴氏杀菌法处理过的牛奶。杀菌温度低、储藏条件为冷藏、保质期短是巴氏奶的三大特点,由于并非所有产品都标注杀菌技术,所以消费者通常以保质期长短来辨别哪一款是巴氏奶。

日前,光明乳业将旗下的巴氏奶品牌优倍升级,并完成从85℃到75℃的杀菌工艺突破。随着光明加大对巴氏奶的投入,国内乳企的巴氏奶竞争已经升级。中国奶业协会数据显示,虽然2016年相关报告并没有公布巴氏奶和常温奶的增速情况,但在2015年,相比常温奶的2.7%增速,巴氏奶则保持着24.3%的高速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巴氏奶的杀菌温度稳定在80~85℃,杀菌时间为15秒,保质期为5~7天。目前光明乳业将杀菌温度调低到75℃,势必会促进其他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对于乳企来说,未来巴氏奶是一项重要的业务,随着巴氏奶区域优势变弱、大乳企的进驻,如何再度吸引消费者也考验着乳企的运作能力。

有机奶增速亮眼

近年来,常温奶也不再以单一品种亮相,有机奶正成为常温奶升级的热点之一。以有机食品为代表的高品质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在普通奶业增量放缓的情况下,有机奶增量大幅上升,越来越多知名乳品企业加入有机奶的角逐。事实上,有机液态奶发展较迅猛,包括伊利金典、蒙牛特仑苏、三元极致、圣牧等有机常温奶和鲜奶品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端液态奶市场的发展,市场竞争核心从价格逐渐转变为品质竞争。

业内指出,近年来让乳企对有机奶趋之若鹜的一大动因,在于有机奶的高毛利率以及尚未完全开发的国内市场空间。公开数据显示,在有机奶产业发达的奥地利、法国、德国,有机奶粉市场占比已达30%,而国内无论是有机奶粉还是有机液态奶,市场占比均只有1%~3%,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尽管发展速度亮眼,但有机奶仍然面临着种种问题。首先需要解决消费者培养的问题,目前国内大部分消费者对于有机奶仅仅是一知半解,而有机的认证也鲜有人知,乳企需要在宣传方面下功夫。另外,目前国内有机奶的大客户并不多,这导致一些上游有机乳企原奶滞销,加之近年来上游乳企不振,有机奶的发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

业内人士指出,有机奶遵循的是高标准、高要求,但这样成本会上升。有机奶解决了消费者培养、渠道升级后,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升级效果渐显

虽然近年来奶粉发展迅猛,但在营养方面仍然难以替代牛奶。目前国内的大乳企仍然以液态奶等产品为主要收入来源,蒙牛、伊利等品牌更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随着液态奶市场的不断扩大,产品升级已经成为液态奶的主要话题。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液态奶行业市场需求及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12-2016年的复合增长率为6.3%。液态乳产量增长实现了稳定较快的发展,成为国民消费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截至2016年,中国液态乳产量达2737万吨,同比增长8.57%。同时估计2018年中国液态奶产量将达3251万吨,同比增长约9.72%。

业内人士指出,有机奶与巴氏奶是目前液态奶升级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以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液态奶的认知逐渐完善,巴氏奶与有机奶的优势正在凸显,销售情况也在逐渐提升。但乳企在进行产品升级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产品是否能够契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在销售渠道以及宣传方面仍然要发力。目前国内液态奶产品升级面临消费者产品接受程度不高等问题,未来液态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经网)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