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乔生 根据市委、市政府近日发布的《北京市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意见》的通知,本市党政部门落实食品安全监管中,强化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实绩考核评价体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体系、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快健全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安心。这是记者日前从市食药监局获悉的。
食品安全是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关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据悉,去年本市已清理无照无证餐饮单位1.2万余家,下架有食安风险的“五毛零食”6.1吨,查扣销毁问题牛羊肉近30吨。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战略,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坚持首善标准,坚持党政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按照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完善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督查工作机制,建立督查整改验收销号制度,强化食品安全责任落实。要建立健全科学公正的综合考评机制,每年度组织开展对下级党委、政府考核评价,确保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落到实处。同时,对不履行、不当履行、未全面履行或履行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不力的,进行严肃问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或连续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或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的,或对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事故未及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有效处置,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失的,或对本行政区域内涉及多环节的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未及时组织整治,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损失的,将依纪依法给予相关责任人党纪政务处分;涉嫌职务犯罪的,将移送监察机关依法处理。
根据通知要求,今后,各级政府要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建立食品安全监察员队伍,提升日常监管能力。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还要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强化行政执法与国家监察、刑事司法衔接,严厉查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
同时,本市正在完善“垂直+属地”的食药监管体制,323个食药监管所既是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派出机构,也是街道(乡镇)政府的内设机构,建立了200个食药安全社区联络站和1000个社区监测点,为市民提供“你点我检”等食品安全检测服务。本市还成立了网监中心,组建网监稽查大队,推动互联网平台成立自律共建联盟,实施信用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