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同战局长到夏各庄镇指导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
贾琼 新颖 本报记者张乔生
食品安全无小事,“米袋子”“菜篮子”“饭桌子”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关乎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关乎整个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牵动着亿万人民的神经,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版第一卷的第一篇文章中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民以食为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到我们局就是保障食品饮食用药安全,对于我们平谷区来讲也贯彻的是这个方针政策。”平谷区食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郝同战如是说。
郝同战:“十九大”为我们明确了方向
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十九大报告非常明确了中华民族复兴,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在郝同战看来,学习十九大精神对平谷区食药局的工作开展起到了三点指导性意见:“首先党建引领坚定了一个信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一战略安排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有机结合,路线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加深刻,显示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决心和坚定信心。第二为我们明确了一个行业方向,落实到食品领域即‘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这让业态监管的法律执行者、生产企业、流通企业、餐饮企业的方向一下子明确了。第三是基层的一个落实,战略机遇出来了,方向明确了,结合我们食药局的饮食用药安全,这就是个落脚点,我们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是一个突破口。”
层层把控推进创区建设
2016年北京市提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并在2016下半年下发相关文件到各区进行学习。2017年3月16日,平谷局召开全区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部署会,明确了从生产、流通、到餐饮三个环节层层把控推进创区建设的工作方向,在过程中切实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保障辖区居民饮食安全。
食品生产企业落实追溯体系建设
在生产环节鼓励做GMP,即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严格控制食品生产的各个关键点,平谷区目前的70家生产企业均在落实此标准。对此,郝同战告诉记者“谁家的产品谁得负总责,你生产成品、食品就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负全责。”他同时指出,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无论是供应全国也好、供应北京市也好、供应平谷区也好,不管其产品卖到哪儿,都必须建立追溯体系,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负责,一旦有问题马上追回。
食品生产企业需要根据食品安全法来严格要求自己,落实追溯体系建设。“创区不能仅靠人治,还得靠法治逐步完善,追溯体系建设通过整个生产链条,从原辅材料的生产过程加工到我们的成品出来,各个环节都需要生产企业有一个质量管理规范来控制,然后逐步提升。”
食品流通环节开展“放心肉菜超市”建设
食品流通环节的把控更着重体现在“放心肉菜示范超市”的创建上。北京市局结合首都功能定位,以北京市整城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在全市开展“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活动,不断加强肉菜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提升首都人民食品安全的获得感、幸福感。
众所周知,北京是个输入型城市,同样的平谷区也是,其辖区生产的产品并不能完全满足百姓需求。因此仅就平谷区而言是存在输入性风险的,这主要体现在商场超市的销售产品上,如此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从进购源头上控制,就是采购食材包括米、面、油、肉、蛋、奶等都从有合格证的合法企业进来,这是我们在形式上一个控制。所以流通环节所有的进货首先要求商家厂家的货源要相对固定,你不能随便卖东西,不能谁来推荐你都买,你得把控、得要他的资质资格证明。”在这一点上郝同战对平谷区的流通环节把控工作给予了肯定,“在商家把控这一块我们做得还是很不错的。”
餐饮企业推进“阳光餐饮”工程建设
餐饮环节同样也是进货、进购食材,不同在于买米、买面、买肉等经过厨房加工后,是出来直接让人入口享受与品尝的。郝同战称这个环节采取的具体措施是实施“阳光餐饮”工程建设,通过公示食品安全信息、展示食品加工操作过程、接受社会公众评价,实现“信息阳光”“过程阳光”“阳光评价”,把餐饮服务从看不见的、封闭式的厨房转变为公开透明的“阳光后厨”,消费者可通过监控视频或线上App在线实时查看后厨情况,让食品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记者跟随郝同战来到了平谷区已完成创建的“阳光餐饮”示范街区。据介绍,这条街区的14个商户均已率先完成“阳光餐饮”工程建设。芙蓉小镇的总经理孟伟表示,厨房操作在以前应该叫最保密的东西,“我就给它剥开了,就要让咱们客人看到,我的厨房卫生情况、我的厨师规范化操作情况,以及我摆在台面上供客户直观选择的食材”。走过“阳光餐饮”示范街,记者有很深的感触。我们在回味郝同战局长说的“我们现在为什么办‘阳光餐饮’?就是说我能让你看到,你在这吃饭我在那儿做饭,你可以跟家里一样感到安全放心”。“舌尖上安全”才有生活中的美味,平谷区食药人给了我们很多安慰。
排查一切食品安全隐患
平谷区局从生产、流通、餐饮三个环节严格把控,全力保障辖区居民的饮食安全之外,郝同战还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抽检,“生产企业也好、流通企业也好、餐饮企业也好,我们会定期抽检各环节的产品,排查一切有可能的安全隐患。”
食品合格率和药品合格率是北京市政府考核各区政府工作的钢性指标。据了解,2017年平谷区完成食品抽检5702个样本,超额完成4个样本。其中监督抽检完成了2054个样本,合格率为99.81%;快速检测完成3435个样本,合格率99.94%。
抽检的顺利进行得益于密集的信息监测点布置,平谷区在辖区内各乡镇食药所都建立了信息监测点,其辖区包括生产、流通、餐饮在内的7000多家企业都被纳入监控范围。抽检的效果也是异常明显的,从事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已有十年之久的副局长闫子燕对此深有体会,“现在抽检效果挺明显的,十年前我就管食检,当时抽检这项工作刚被纳入体系,食品安全问题随处可见;而到现在咱们再去快筛,要去找出不合格产品特别难”,说到此处闫子燕不由得欣慰笑道:“企业都按照你的标准来了,他们也加强了监管,这是一个双赢的、互相促进的一个过程。”
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以前是吃饱,现在是吃好,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统一起步,共同开展创建工作才能将效能发挥到最大,这其中郝同战不断强调过程的提升。“示范区的建设我觉得更是一个过程的提升,不是说急急忙忙的为领一个牌子去创,还是要通过创建的过程把它提升起来,实实在在地让我们百姓看到,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让他们拥有获得感、幸福感,这就要求我们食药安全这一块必须提升上来了。” 记者手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到食药监部门,责任重大。北京市16个区的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各区都在按照评选标准不遗余力地努力工作。创区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给我们一个美好的食品安全环境。在创区建设过程中,辖区里的各个层面、各环节得到立体提升。各方面达到标准,经得起评审验收,也就是平谷区食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郝同战所理解的“示范区的建设,我觉得更是一个过程的提升,不是说急急忙忙的为领一个牌子去创。”这也正是创区建设的意义所在。
各方面达到一个理想的标准,才会实现一个美好的环境。北京市创建国家食药安全示范城市,需要各区的努力。只有16个区全部达标了,食品安全环境整体得到了提升,老百姓有了认同感、幸福感,才能实现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的整体规划。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这是期待也是重托。毋庸置疑,我们的食药人已经“撸起袖子”了,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加油干”!
平谷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培训会
“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