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胡昊 “快检用的菠菜、萝卜、西红柿、茄子等蔬菜需要经过农残提取液反复涂抹,充分接触,才能提升检测的准确度;检测试剂必须按要求存储,否则容易致使检测试剂失效,影响检测结果。”12月5日上午,在大红门辖区一处社区监测点——首航超市,大红门街道所所长冯鑫正在检测台前为辖区11家社区监测点工作人员耐心、详细地讲解、指导着快速检测的基本要领和基础知识,并详细解答了现场检测人员有关如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的提问。这是大红门所为提高社区监测点的检测水平和效率,今年以来组织开展的第12次业务培训。
大红门辖区共有社区监测点11个,分别设立于大型商超、集贸市场、药品经营企业、社区联络站等人群集中的场所。这些社区监测点为群众提供食品中的部分农残含量、保健食品中是否含有某些药品成分等的快速检测,给居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在此次针对社区监测点快速检测培训中,大红门所长冯鑫根据辖区特点和食药监管工作实际,为11名快速检测人员详细讲解了快速检测的工作原理;现场演示了食品和保健食品快速检测的步骤和操作方法;并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形式,要求现场的快速检测人员每人进行一次快速检测实际操作,操作过程由执法人员和专业检验人员给予现场检验、指导和打分;对在现场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和专业检验人员当场予以纠正,起到了警示和加深印象的良好效果。培训过程中,对检测人员提出的监测流程等有关问题,执法人员还一一做了现场解答。
据介绍,这11个社区监测点自2015年底开始在大红门地区建立并投入使用以来,已经为辖区居民提供现场快速检测2000余次;受到辖区居民群众的欢迎,并为提升辖区食品安全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