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Eleven宣布“插旗”惠州、美宜佳在老巢东莞开出第10000家门店……受电商冲击,近两年实体零售日子虽不好过,百货、超市艰难维持,但便利店的表现却是一枝独秀,销售额及门店数量均稳步上升。
“新零售”口号喊出后,电商巨头第一个瞄准的就是“船小好调头”的便利店。继阿里、亚马逊以及风投圈热推的“无人便利”将便利店推上风口浪尖后,11月2日,分布于全国的1111家京东便利店同时开幕,这是自今年4月刘强东提出百万便利店计划以来的第一个“大动作”。面对电商巨头抢市场,传统连锁便利店也使出浑身解数接招,包括增加鲜食、升级门店、推出增值服务等,其功能也从最开始的“路过买瓶水”变身成休闲体验空间及生活驿站。
中国的便利店市场发展迅速
近几年,日趋饱和的日本便利店市场开始走下坡路,同店销售额连续下滑。此前,在日本与7-Eleven、罗森形成“三足鼎立”的全家对外宣布,计划截至2018年2月将关闭664家旗下亏损的Circle K Sunkus便利店。然而,全家在日本和中国市场目前正遭遇截然的境况,截至目前,全家今年在中国地区新增的便利店数量已经超过300家。
日本便利店行业日暮西山,中国便利店市场却正处朝阳。1981年,7-Eleven进入香港,1995年在深圳连开5间店宣布进攻内地市场,2007年通过收购联华快客华南便利店网络令门店暴涨至400家,至6月宣布“插旗”惠州后,至目前7-Eleven仅在广东的8个地市就有超过900家店。随后,全家、OK等日式便利店也纷纷进入华南市场,而本土便利店发展也非常迅速,美宜佳、喜市多、8字店、友琪等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竞争力,其中美宜佳更于今年5月26日在总部东莞开出全国第10000家门店。
二三线机会多 远未到“天花板”
为何便利店市场增速越来越快。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廖皓炜表示,近年来,受电子商务的冲击,加上人力、物业租金的成本上涨影响,一方面,是大型百货店、大型超市市场的下滑,而另一方面则是“小业态”的快速增长。由于城市化、老龄化以及更小的家庭架构导致顾客消费习惯的改变,顾客转向“更好、更便捷”的便利店进行消费,便利店成为中国零售市场成长最快的业态之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增速超过13%,市场规模超过1300亿元,拥有260个品牌超过10万家门店。
调查显示,截至目前,经国家商务部备案的广东便利店企业16家,门店总数超过2.5万家,2016年广东便利店店铺数量较上一年增长15%左右,销售增长12%左右,增速均远远高于大型综合超市。
虽然增速快,但便利店内地市场发展仍远远未到“天花板”。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樊飞飞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广东逾八成便利店都是没有商品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等优势的“夫妻店”,而连锁便利店企业则以3万~5万元加盟费的较低门槛吸引“夫妻店”加盟,抓住了“消灭 夫妻店 ”的城市化进程,近年得以快速扩张,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市场空间仍十分广阔。
“广东便利店发展的下一个风口就在效率提升上,哪家企业率先做到,对这家企业绝对是最好的机会。”樊飞飞表示,随着主要便利店企业将发展重点从过去的粗放式门店增长方式,向直营店和强管控的特许加盟模式转移,便利店企业对店铺运营以及总部职能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广东便利店市场正在快速形成主力的层级梯队。
(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