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5月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国家质检总局对食品安全局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讲,一是和“一带一路”国家的主管部门建立起长期的食品安全合作机制,比如说签订合作成立开发部,或签订协议促进双方食品安全交流;二是“一带一路”国家食品输入中国的检疫准入,也包括国内企业“走出去”。对于进口治理方面,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包括三个环节和21项制度。另外,对于出口食品方面,全球对出口食品监管的国家不是很多,大部分国家对于出口基本不做监管。但质检总局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例如,种养环节有备案制度,在加工环节也有一个企业备案制度,食品添加剂、原辅料都会做出要求,必须符合出口国的要求,如果出口国没有要求,那至少符合中国的要求。这一切保证了食品的进出口安全。三是在2015年,中国联合了六个其他国家,包括欧盟地区、欧盟使团,还有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这些国家,一起讨论了中欧单面回程控的问题。因为在国际上都会对食品和农产品有准入要求、检验检疫要求,如果回程的时候带有相关产品,就涉及到了过境问题,质检总局在打通食品安全通道方面,做了很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