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身在异乡的游子们,总会对家乡一些味道记忆深刻。而对于柳州人来说,最美记忆自然是螺蛳粉。每当想起街边弄堂里飘来的鲜、辣、焖香的那股酸爽味,总会忍俊不禁、垂涎欲滴。近年来因舌尖上中国的提点,更是享誉全国,也让柳州人感觉到欣然自悦,引以为豪。
螺蛳粉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经济的繁荣,夜市排档也生意火爆。米粉是广西的传统饮食,对于柳州人来说更是百吃不厌、经济实惠的首选小吃;而柳州自古就有嗜食螺蛳的传统,常常将其作为宴席上的绝味佳品;夜宵排档上自然少不得这两种美味佳肴。有着“螺蛳”和“米粉”情结的柳州人,开创性地将滋味鲜明的二者加以结合,激情碰撞之后再经几十年的精致改良,造就了柳州特色风味小吃——螺蛳粉。当然对于螺蛳粉味觉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极具辨识度的酸臭味是特点也是排斥点。如果不能接受这个味,也就无从谈起对这道小吃的美味记忆。
正宗的螺蛳粉是没有螺蛳肉的,所谓“看戏听腔,做面喝汤”就是这个道理。“螺蛳粉”名字是由于这道米粉的风味源自于用螺蛳熬制的酱汤煮制而成。用爽口滑软的柳州陈米粉(需冷水泡制,这点与桂林米粉不同),配以道地的广西原产配菜,酸笋、木耳、酸豆角、花生、腐竹、辣椒油、时鲜青菜等配菜配料,与精心熬制的鲜美螺肉猪骨汤调和,以其辣而不燥、浓而不腻,鲜、香、酸、辣,鲜美开胃的风味,深受现代时尚一族的年轻人喜爱。
一碗好的螺蛳粉,选材配菜很重要。首先是选粉(需要冷水泡制),好的米粉表面光滑,粗细均匀、无杂质,色泽油亮且呈现带点米黄色白。煮开后不黏糊,夹不断,百煮不烂;入口爽滑顺口绵柔劲道,有点Q弹。其次是熬制鲜螺高汤,很多人对螺丝汤的腥、辣味不喜,但恰恰是其特点之一。一定比例的事先熬煮的猪骨和螺蛳汤调配,再加少量八角、回香、香叶、胡椒、姜、辣椒油等材料二次大火熬炖,浓稠地道的螺蛳粉汤底就做好了。据说螺蛳粉汤料的最佳材料配比为猪腿骨用量15%,田螺用量12.5%,发酵蔬菜用量8%,香辛料用量2%。一碗绝妙的螺蛳粉汤,汤色浓厚,呈淡棕色,口感醇厚,回味无穷。再者就是配菜了,一碗正宗的真滋味的螺蛳粉主要有几个必须的搭配,酸笋、腐竹、花生是标配,其它如木耳、酸豆角、辣椒油等可以选配,看个人口味选择。如果还想更丰富的话,也可以搭配上一些卤味鸭脚、香肠、鸡蛋、豆腐泡泡、时鲜蔬菜之类的。在这些配料之中也是有讲究的,酸笋必须是地道的广西原产酸笋,这种酸笋是用泉水(不能用活性物不够的纯净水)自然发酵,再经过简单加工调味而成。其焖香、酸臭(xiu)、脆嫩的特殊风味是螺蛳粉灵魂,再混合进螺丝汤的腥辣之味,绝对是嗅觉的一味极品。也有被人戏称为臭脚丫味,这也是部分人不喜其味的根源。花生要选颗粒饱满的大花生,无破碎虫蛀,油炸后入口香酥劲脆,有股花生自然香气,无酸败焦苦味。腐竹要自然豆香浓郁,色泽金黄,块状整齐均匀。入口香脆有后味,而不能黏牙嚼不断。辣椒油要选正宗新鲜的辣椒榨的油,不是那种用辣椒精调配出来的,能有一种自然的劲辣滋味,而没有刺激性入喉感。再配上优选加工上好的木耳、酸豆角等开胃小吃更是丰富了螺蛳粉的味觉层次。
得益于近年来包装螺蛳粉产品的发展创新,无论身在何方,都可以快捷简便地享受到爽辣鲜香的柳州螺蛳粉美味。经常看到有人问,哪个最好吃哪个最正宗。市面上有很多包装品牌螺蛳粉,比如螺霸王、螺状元、好欢螺、柳滋螺、柳全等。配料搭配五花八门,汤底制作也是各有秘方,各有各家的味道特色,不能说那个就是唯一最原汁原味的螺蛳粉。只要是地地道道的选材配料,正宗无掺假,才是最实在的。包装产品毕竟不同于现煮现做的,生产制作都是在后台,原料是无法直观的辨别的,而且一直以来有传闻制作螺蛳汤的卤水有水分,也是让普通消费者心中有疑,特别是保质是否长久。可否有其它的汤底包方式替代,比如浓缩汤包、酱包之类的,以确保品质和风味。这也考验现在的这些包装产品厂家,是否有能力在工艺水平有所改进突破,能够做一碗真材实料的地道螺蛳粉,把这道特色小食发扬光大,成为中国舌尖上的螺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