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热点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第四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会在京举行
版面导航     
 
2017年9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四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会在京举行

 

本报讯 阮思喻 记者霍东洲 刘延正 9月10日至11日,第四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支持,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洛娃集团协办。本届交流会以“汇集各方力量,共享阳光信息,科普科学传播,共治食品安全”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江西、湖北、山东、福建等地的农业部门、食药监部门、工商、质监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交流工作经验。

开幕当天,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原党组成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边振甲,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广德福,国家卫计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张志强,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窦熙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原副司长申敬旺,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处长熊先军,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处长张志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处长南婷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朱长学致开幕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科技标准司巡视员毛振宾、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严卫星、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会长张冀湘等领导出席开幕式。今日头条高级策略/运营分析师孟海波以食品安全信息新媒体发布,网络新媒体发展现状与未来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朱长学社长在致辞中指出,食品安全关乎国家政治、国家战略、国家形象、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本届交流会以“汇集各方力量,共享阳光信息,科普科学传播,共治食品安全”为主题,注重食品安全源头,强调食品安全与农产品安全信息科学传播的重要性,希望能深刻剖析食品安全信息和科普传播特点、讨论监管信息公开透明发布、分享政务新媒体建设心得、强化食品农产品风险预警,引导社会的积极监督,寻觅食品安全深层次根源。希望促使监管部门主动把握好食品安全红线,堵漏、治漏、防漏,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把安全风险锁在可防可控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让百姓放心、安心”的承诺落实在群众心中。

边振甲在致辞中表示,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食安监管必须严字当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落到实处,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对于食品农产品监管信息发布工作,在做好信息公开的同时,也应延伸、拓展,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同时也要发挥“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网络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提高宣传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监管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强化技术支持,创新智慧监管,不断增强公众对饮食质量的信心,保证广大群众无安全之忧。

广德福指出,下一步农业部将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发展,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具体来讲,就是抓质量,以质量提升为目标,以品牌化带动标准化,推动绿色发展,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按标生产,切实把好质量安全生产源头关;保安全,守住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底线,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加快检测和追溯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加强与食药部门对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让人民群众放心消费;严监管,依法监管,从严监管,主要是从生产端、供给侧发力,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和生产过程管控,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惠民生,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工作围绕民生。

张志强表示,“开门办标准”是食品安全标准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基本理念,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制定标准的同时,也在不断采纳广大行业协会、企业的意见。围绕“建立最严谨的标准”,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同时建立标准研制协作组,夯实标准制定的科学基础。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需要参考第一线的工作情况,以及食品生产经营的具体过程。食品安全有关机构、食品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应更加重视标准征求意见阶段,并广泛参与,提出意见。在标准发布后,也要开展标准跟踪评价,强化标准制定与执行有效衔接,不断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熊先军介绍,我国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覆盖进口前、进口时和进口后的三个环节的监管体系。近年来,我国已开始依法实施出口国家和管理体系的评估,境外生产企业的注册,将监管放在境外,从源头保证食品安全。据了解,目前我国共对89个国家和地区,1.6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了注册,对近3万家的进口商实施了备案管理,在进口货物环节,实行信誉管理,完善进口食品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同时加强与食品药品监管的合作,确保安全工作的落实。

张志飞在发言中提出食品工业发展的思路建议,他表示,要实施“三品战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积极推进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深入挖掘地方特色食品和传统食品,加快发展婴幼儿配方食品、老年食品和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食品,研发功能性健康食品;要保障质量安全,强化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建立企业自身食品安全制度规范,鼓励企业按照良好生产经营规范组织生产,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风险的安全管理体系,支持企业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范,保障食品安全,在品牌建设方面,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百年品牌。

南婷强调,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也成为人们购买食品的重要渠道,食品安全问题具有燃点低,发酵快,处理难度大的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领域仍是网络谣言的高发区。面对网络谣言,中央网信办已开始协同配合食药监部门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大力做好全面信息的网上传播,压缩谣言的生存空间,各级各类网络平台要促进食品安全正确信息传播的多元化,推动监管信息的共享。同时从法制的角度来压缩打击网络谣言的传播。今年6月起实施了《网络安全法》,将进一步减少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的传播,这也为执法监管提供了依据。

河南省汤阴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在交流和推广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方面发挥积极重要作用,为食品安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除受到大会表彰外,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朱长学代表组委会,赠与汤阴县委书记宋庆林、田阳县委书记韦正业书法作品以示感谢。

大会同时向在食品安全信息传播和监管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员杨菊、李浩然、贾镕、付作合、周涛、盛万海、朱云勤、田爱华、田春林、侯晨光十位同志颁发了中国食品安全报社“2016-2017年度优秀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员”证书。

在当天举行的监管信息专家讲坛上,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彩平、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周磊博士等食品安全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出席大会,系统阐述了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重要性,分享传播案例,解析舆情引导方式方法。

9月11日上午,经验交流专题论坛和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管对话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各级农业、食药、质监、卫计等部门代表同心协力,集思广益,共谋食安大计。

11日下午,与会代表一行130人到今日头条参观交流。今日头条总编辑张辅评陪同代表参观工作区并致欢迎辞,张辅评表示自去年以来今日头条和食药监系统已有合作,共有1500个政务号入驻今日头条并发文。政府事务总监秦丹为代表们分享了今日头条的产品体系、政务头条号,以及今日头条的企业文化。政务信息运营经理郑炳悦为代表们介绍了目前政务头条号最热门的今日头条直播产品,从介绍和实操层面为代表讲解了今日头条直播的特点。

据悉,“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员”是中国食品安全报社贯彻落实国家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全国各地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不断拓展绿色信息通道,提高办报质量,宣传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成果的创新性举措。自2012年至今,在全国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食品行业社团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中型食品企业等机构和组织的支持下,“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员”已经成为一支政治素质强、思想境界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悉食品行业,熟悉食品安全法规的优秀队伍。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