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食品科技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专家揭示“染色桔子”的真相
澳开发新方法控制危害农场的动物
新研究:全球海洋水产养殖潜力巨大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8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澳开发新方法控制危害农场的动物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一些动物泛滥成灾,祸害农田牧场。澳大利亚科研人员日前发布新成果称,他们分别用声光系统和基因技术两种方法来控制野猪、野兔、野猫、老鼠等危害农场的动物。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开发的“脊椎动物自动发现及阻吓”技术由两套系统组成,首先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来探测野猪、野兔、野猫等动物的存在;然后通过一套声光系统,发出能阻吓这些动物的声音和光效组合。

该机构的艾什·图斯博士说,过去农场里一些阻吓动物的设备已逐渐失效,甚至有聪明的动物学会通过寻找阻吓设备而确定食物所在地。而这项新技术的一个优势是,可以根据动物的反应而针对性调整声光效果,从而能持续发挥作用。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研究人员则公布了使用基因技术消灭老鼠等有害动物的新方法。该校专家托马斯·普劳斯说,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让老鼠等有害动物遗传一种能导致不育的基因,能让它们逐渐减少数量。

普劳斯说,这是一种靶向解决方式,有可能补充甚至彻底取代传统的捕杀、毒杀、扑杀等方式。不过,他表示这种技术仍需在实验室环境中对老鼠进行实验,以收集关键数据并改进模型,让其效果更明显。

据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介绍,对农作物有害的动物每年导致澳大利亚经济损失估计多达10亿澳元(约合8亿美元)。

(徐海静)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