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胡同不仅仅是这座城市的脉络,更是老北京生活的场所,是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北京有七千余条胡同,每条都有一段掌故传说,胡同的名称五花八门,有的以人物命名,有的以市场、商品命名,有的以北京土语命名。胡同深深,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一起来感知古都的胡同文化。
南锣鼓巷 ——潮流时尚新坐标
南锣鼓巷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是一条全长787米的胡同,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南锣鼓巷与皇城只有一街之隔,胡同、四合院、绿树,相对于红墙金瓦的皇家文化,这里的灰墙灰瓦,更是一种民间色彩的体现。
近年来,南锣鼓巷成为北京最热闹、最时尚的胡同区,风格百变的个性店铺,精巧时尚的私房小馆,元朝古巷新旧混血,中西完美交融,就此重生,全球游客都爱来此“迷失北京”。
什刹海
——先有什刹海 后有北京城
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三海碧波荡漾,岸边垂柳毵毵,远山秀色如黛,风光绮丽,为燕京胜景之一。
今天,这里仍旧保存着完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交相辉映的历史风貌,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恭王府花园、广化寺、火神庙、钟鼓楼和银锭桥等古迹将什刹海点缀得美丽灿烂。
近年来,什刹海酒吧街已成为京城夜色中最热闹的地方之一。这里还聚集着众多北京风味的特色餐厅。可以品酒泛舟,览湖光粼粼,或徜徉两岸,听杨柳婆娑,或搜寻美食,尝御膳家宴,或投宿胡同人家品着原汁的京味儿。后海是什刹海的精华所在,如今后海的南沿已成为酒吧聚集地,而后海北沿则保留了更多的人文历史。
烟袋斜街
——古老的商业斜街
烟袋斜街是一条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它东起地安门外大街,为东北西南走向,出西南口拐弯就可看到著名燕京八小景之一的“银锭观山”,全长232米。据说在斜街的东口路北曾有一家烟袋铺,门前竖着的木雕大烟袋当幌子,足有一人多高,粗如饭碗一般,金黄色的烟袋锅上还系着条红绸穗,远远就能看到,十分的醒目。此街也由此得名流传至今。
烟袋斜街的形成和发展与鼓楼和什刹海的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有密切的关系。烟袋斜街在后海的北侧,街的东口北侧就是鼓楼,据说这条胡同是北京最著名、最古老的斜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迹。现在,烟袋斜街也是每个在北京的人闲暇时寻找美食,看古玩,赏书画古建筑的好去处。
国子监胡同
——畅游历史文物古迹
国子监街,又称国子监胡同,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是北京市唯一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街道。整条街共立有4座牌坊,牌坊搭配着红墙绿瓦、遮天古槐,庄严中还透着神秘感。这里有着目前北京仅存的几座牌楼,两旁古槐夹道,古宅林立,清幽恬静,韵味十足。
国子监,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也是掌管国学政令的机关。如今全国各地莘莘学子都以考入清华、北大为荣,而当时的人如果能在国子监上学,那就算是光宗耀祖了。北京孔庙是国子监的一部分,原称国子监孔庙或京师孔庙,是皇帝举行国家祭孔典礼的场所,它与西侧太学(国子监)构成“左庙右学”的建制。(北京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