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大家讲坛
3上一版  下一版4
 
食品安全为何成“第一大网络谣言”
食品安全传播怎样才能去伪存真?
如何看待职业打假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年7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品安全为何成“第一大网络谣言”

 

□ 乔志峰

食品安全占网络谣言总量近半,成第一大网络谣言。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小龙虾用于处理尸体,外国人不吃;儿童牛奶饮品含肉毒杆菌……食品安全谣言成了第一大网络谣言。近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联合16个部门主办的“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京举行。记者从论坛获悉,食品安全谣言已经占到了网络谣言传播量的45%,位居第一位。(6月16日《北京日报》)

近些年来网络特别是移动网络快速发展,在方便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同时,也难免泥沙俱下,催生了一些问题,比如各种谣言的滋生蔓延。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民在网上实现个人权利的时候,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更不能为所欲为。网络环境的净化,需要包括运营商、监管部门在内的全体网民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而食品安全占网络谣言总量近半、成第一大网络谣言的数据,无疑发人深思。为什么涉及食品的谣言那么多?为什么那么多网民对此类谣言容易轻信?除了部分网民缺乏食品相关知识、容易偏听偏信之外,还跟近年来不断曝出的食品安全事故有关;从好的一面来看,这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了;从不好的一面来看,折射出的是食品安全至今仍未做到万无一失的社会现实。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无须赘述,民以食为天,食品的质量关系着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如果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现在,一提起三鹿奶粉等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人们仍心有余悸。但为何食品问题至今依然层出不穷呢?表面上看,当然是因为黑心商家见利忘义、缺少“道德的血液”;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相关部门监管上存在不到位的地方。

只有加大监管力度,才能促进食品安全领域诸多问题和乱相的解决。只有相关部门真正负起责任来、全社会都重视起来,食品安全问题才能有根治的那一天。食品安全问题不复存在了,那些与食品有关的谣言,不就没有滋生传播的土壤了吗?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