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举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发布了“网购诚信与消费者认知”调查报告和“去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网络消费投诉典型案例”。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全国消协组织去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5.35万件,解决52.93万件,投诉解决率81%,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87亿元。其中,涉及远程购物类投诉2.99万件,远高于其他服务类投诉。
去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网络消费投诉典型案例涉及领域非常广,侵权类型主要包括:人身安全、网络欺诈、货不对板、虚假宣传、虚拟货币、产品质量、擅自“砍单”等问题,覆盖消费者网络消费遭遇侵权的诸多方面。以下是其中五个案例。
网站擅自砍单 消协调解获得赔偿
去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系统先后共接到20余个消费者投诉,内容为:在某网站购买金额为225元的“小泰克牌百变儿童乐园”,显示付款成功后,该网站却拒绝发货,解释原因是库存不足,消费者对商家的说法表示不认可,要求商家按承诺发货,并赔偿因此纠纷产生的相关费用,对方拒绝。消费者无奈之下投诉到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系统。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约见企业负责人,调查发现本次取消订单共116件,在消协组织沟通和督促下,企业为消费者办理退款,每人退款225元,并送价值67.5元的网购礼券作为补偿。此次投诉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3930元。
购新手机遇二手货
电商三倍赔偿
去年5月5日,消费者吴先生在某网络商城支付999元订购了一台某品牌手机。开机后发现手机里有4月28日拍摄的照片和下载的文件。吴先生马上联系商城售后反映问题,对方告诉吴先生可以选择退货,但吴先生认为将已经使用过的手机二次卖给消费者,是一种欺诈行为,要求得到三倍赔偿,吴先生在被拒绝后到吉林省消费者协会投诉。
吉林省消协通过消费者提供的截图和订单号核实了情况,去年5月13日将投诉录入中消协电商直通车平台进行维权。5月19日商城为消费者办理退货,并以购物券的方式赔偿消费者3000元。
灶具安装辅材甲醛超标
厂家退货并赔偿医药费
去年8月21日,消费者吕先生通过某商城购买了某品牌的灶具等产品,8月23日厂家安排人员进行安装,在安装时发现用于固定止回阀和填补烟道使用的胶没有包装标识,且气味很重。之后,吕先生家人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8月24日使用仪器测试发现甲醛4倍超标。吕先生联系生产厂家要求处理未果后,投诉到浙江省宁波杭州湾新区消保委。
经浙江省宁波杭州湾新区消保委调查,产品是由厂家发货,安装的辅助材料厂家没有统一规定,是由当地售后自行采购。经与生产厂家沟通,赔偿消费者吕先生一家五口医药费及相关费用计8000元,另将灶具做退货处理,共计金额13466元。
网上发现假甩卖
经营者退一赔三
去年5月,消费者付先生在某网站一家名为“金丝兔广汇达专卖店”的网店看中了一款鞋。当时网页上宣传“最后一天,清仓甩卖”,付先生觉得机会难得,当下便付款购买了两双该款鞋,价值336元。几日过后,付先生再次浏览该店网页时,发现该款鞋子仍以“最后一天,清仓甩卖”进行宣传,且价格不变。付先生觉得该店属于虚假宣传,故意误导和欺骗消费者,于是便拨打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消费者委员会电话进行投诉,要求“退一赔三”。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消费者委员会西天尾分会工作人员经查发现,该鞋店确实存在虚假宣传和故意误导消费者的问题。经消委会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店家承认错误,立即撤下不实宣传,并增加三倍赔偿消费者。
电子凭证具有效力
延保服务应予履行
消费者周先生于2014年11月份在某网站上购买一台某品牌洗衣机,按商家要求获得了10年延保电子卡号,厂家表示此卡号与购机发票一起作为延保的凭证。去年9月,周先生家洗衣机出现质量问题,拨打该品牌客服报修,客服回复说需出示实物卡才能保修,而周先生至今未收到实物卡,只有电子卡号。双方协商无果,周先生向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投诉。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接到投诉后,立即派人与该品牌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取得联系。经调解,双方达成一致,经营者为消费者免费维修该机器。
(中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