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农产品在线经营企业和商户达100万家,全年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达2200亿元,同比增长46%,占整个电商交易额的比重从4.6%上升到6.2%。
随着农产品消费升级及农产品供应方式转变,近年来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农产品电子商务以及定制式农业的发展在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发展、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程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从多方面阐述了对我国“三农”发展,特别是对当前农产品销售以及发展定制式农业的建议。
多举措促进农产品电商发展
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成为社会热点,呈现出发展快、规模小、创业多、案例多、模式多、问题多、物流贵、设施弱等现象。工业品与农产品的本质差别,决定了传统电商模式及物流仓储等配套设施在农产品电商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亟须解决。
“农产品电子商务涉及众多环节,对于产业链各环节经营主体应该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包括建设用地、交通运输、人才引进、税费征收、水电使用等方面,减轻农产品电商发展负担”,程萍委员列举了近年来广东省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和农业品牌电商的一系列成绩。2014年与淘宝、京东等大的电商对接,各地都建了淘宝特色馆。目前,广东全省已有10万多家农产品电商,在淘宝上面的农产品交易量排在第一位。她建议,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引导措施,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为农产品电商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建立良性互动长效对接机制,为电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
她还建议启动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建设,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快构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有效支撑农产品电商发展,增强储、运、配各环节冷链建设,降低农产品电商物流成本,解决好农产品电商“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进一步加大力度扶持我国种业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程萍委员认为,改革首先要将主要农作物品种以产量作为主要衡量指标转变为以品质作为主要指标。
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用种大国,按各类种子的市场价值计算,2014年我国种子市场规模达到750亿元,仅次于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但我国现代种业发展时间短,现代种业发展还处在产业化低水平初期。种子生产经营单位数量众多,规模很小,产业的聚集度低。“我们急需以种业为基础,通过开发优良品种,创建核心品牌,拓展农业上下游产业,实现资源整合”,程萍委员解释到。
“国家在深圳建立了国家基因库,该基因库收集了全世界农作物70%以上的基因资源,而建立和维护基因库的华大基因研究所又拥有世界一流的全基因组定位和通量分析能力,去年还收购了美国基因检测设备的公司,如何让这些资源为我国的育种产业所用。”她建议国家支持广东率先建立华南分子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合作共赢的农业基因资源育种平台,让育种科学家能够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打通特色基因定位、基因组测序、基因功能分析等基础研究和品质育种、抗性育种、高产育种等应用研究相结合的通道,争取在优质水稻、鲜食玉米、特色蔬菜、花卉、茶叶、畜禽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我国育种步伐,同时探索企业参与从研发、转化到产业化的全过程,培育真正的种业巨头。
广东明年将全面推广定制式农业
程萍委员在采访中特别提到了定制式农业,“深圳目前的定制农产品点筹网极大地推进了荔枝的销售,先在网上说有些什么品种,网上就有人点击订单订多少。若干个个体形成大订单,从数量到级别,再实行定制化,按照订单来推进生产。这也是一种共享。先付款了,企业交给农民去种,然后按照订单的要求和品质进行回收和包装”,程萍委员对定制农业很是期待,她认为,订单式、定制式的农业解决了供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她透露,今年会在几个市和几个单品中继续试点,明年将在广东全省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