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食苑杂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年夜饭 团圆饭
清汤牛肉面
柠檬手撕鸡
河溜小豆饼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汤牛肉面

 

□ 元雪

每当提及兰州,除了知道她远在西北边陲的甘肃外,让我们触及这个闻名遐迩的城市,常常是因为一碗叫作清汤牛肉面的拉面。

第一次出差去兰州,总想探究正宗的兰州拉面到底是怎样的?那天刚到兰州,老同学开车拐过庆阳路驶进一小巷子,得知要去兰州最有名的“马子禄牛肉面馆”,我们期待的心很是激动,一进面馆,我被里面的情形惊得目瞪口呆:中午10点多,按说并不是顾客盈门的时间,但百余平米的大厅坐满了顾客,还有那么多人在排队。坐着的顾客无不手捧一种类似粗瓷的大海碗,嘻嘻溜溜地吃着面条,他们端碗喝汤的时候,站在对面的我们几乎看不到吃面人的脑袋。

老同学把我们引向二楼的雅座,行走中我注意到操作间里有一块大案板,上面堆着和好的面、黄油以及零散的干面粉;两口大锅里一口是面汤,另一口应该是牛肉汤,柜台上放着几个大碗,装有红辣椒油、香菜叶、蒜苗叶以及碎块牛肉丁和牛肉片。操作间的师傅各司其职,有专门拉面的、挑面的,还有专门配料的,近乎杂耍般的流水线操作流畅的惊人,简陋的环境里一碗面从拉到食客手上,仅仅不过2分钟。

老同学用当地话叫来拉面与一碟碟凉拌羊肉等凉菜,偌大的青花海碗里盛着精细的面条,辣椒和红油漂在汤上,不与汤相混合,用筷子挑起面条,辣椒油附在面条上,红光闪闪,十分馋人开胃。据老同学介绍说拉面正宗不正宗,关键是汤味,清汤虽然都是牛肉、牛骨加土鸡熬出,但每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汤料的配方都是家族的秘密,是生计和财富的来源,绝对不会轻易透露的。

根据人们对不同面形的喜好,兰州拉面师傅可以用他们那灵巧的双手拉成多种形状的面条。单说横截面是圆的拉面,从细到粗分别为毛细、细、三细、二细,手巧的拉面师傅,还可以拉成宽的面条,并取了非常形象的名称:韭叶子,还有宽、二宽、大宽、裤带等不一而足。在兰州,吃拉面体现着人的性格,甚至把吃拉面提升到文化的层面。兰州的青壮男子一般都吃二细,宽,到大宽等较为粗壮的,女孩子和一些斯文男子吃些细,三细,韭叶等较为纤细的,只有牙口不好的老年人才会去吃那种细如粉丝的毛细,倘若一个壮小伙仔开口要毛细,店员肯定断定这是一个十足的外乡人。

不在兰州,绝对想不到一个粗瓷大碗里盛着汤和拉面,有如此多的学问,清汤喝到口里,满嘴馥郁,闻着海碗之上氤氲着的诱人香气,这哪里还是在吃面,整个人沉浸在美妙的探究过程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